新华网 正文
上海市民赵文来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守门”40年
2019-05-04 18:37:4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上海5月4日电(记者兰天鸣)72岁的退休工程师赵文来自认为是个“守门人”。5月4日这天,他又来到了自己曾经的家——位于上海黄浦区南昌路100弄(老渔阳里)2号的石库门,来找寻“红色初心”。这里,曾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近百年前,南昌路100弄2号不仅是一个狭小的书斋。《新青年》在此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型:从思想文化类的同人刊物转变为中共理论机关刊物。陈独秀还在此校对了陈望道翻译并送至上海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

  赵文来1978年刚搬进老渔阳里2号没多久,家门口就挂上了“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铭牌。“进来时文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告诉我,这里是文保单位,房屋结构、窗户样式等很多地方都不能改动。”

  老赵家的卧室东面墙上有块汉白玉石牌写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央工作部,领导当时党的日常工作。一九二一——二三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部在这里办公。毛泽东同志也曾一度在这里工作。”

  为了不遮挡石牌,赵家卧室里的衣柜、大橱等比较高的家具都是靠西面的墙摆放的。40年里,老赵数不清楚有多少人到他家探访过。多的时候,老赵家里一天会有近百人来参观。

  在与访客的不断学习交流中,老赵还做起了长期的“志愿讲解员”。他既能把《新青年》编辑部的前世今生说得头头是道,也能把在这里发生过的革命事迹讲得清清楚楚。

  2014年,为了学习更多红色历史,他加入了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每周三和会员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他说,住在老渔阳里2号,时常听见“历史的回声”,能够感受到“红色初心”的跳动。

  2014年,上海市文管部门对房屋进行了基本修缮。去年6月,老赵接到通知,他所居住的房屋被列入革命遗址保护项目,当月启动了征收工作。

  去年10月7日,老赵搬离自己住了40年的老屋,他把来访者写满留言的本子上交给文保部门。他依然对“红色初心”念念不忘,每周三仍会去研究会参加活动。他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到红色历史的研究活动中,关注历史、着力当下。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乐享“五一”假期
乐享“五一”假期
春风绿草暖洋洋 小长假里乐融融
春风绿草暖洋洋 小长假里乐融融
海南陵水:浪漫海岛见证美丽爱情
海南陵水:浪漫海岛见证美丽爱情
书香伴假期
书香伴假期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448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