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上海,科学大院里直面肿瘤的“他和她”
2019-08-05 08:21:40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如果没有病魔的袭扰,他和她忙碌、平淡、和美的日子,原本可以一直过下去。受访者供图

  “我的爱人,她超越了生命的平凡,用乐观坚强,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美好。此生,我为她骄傲。余生,我愿倾尽一己之力,继续为抗击疾病而不懈奋斗。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前进,都是对她、对生命,最好的告慰!”

  作为一位生命科学家,他擦干眼泪,将失去爱人的悲伤,化为研究生命科学与技术的无穷动力,坚定前行。

  一见钟情

  他和她在上海结婚的前十年,各自忙碌。她是他的一半,她也是他的一半,没有太多的卿卿我我,日子过得平淡、和美

  浓荫掩映的上海岳阳路上,有一个静谧高深的科学大院,那里是中科院上海分院多个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机构的所在地。他和她,都在这个科学大院里工作。

  15年前,他和她第一次在北京见面。那一年,他48岁,作为中科院引进的“海归”生命科学家,在北京参加科技部关于我国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她39岁,在中国科协国际部工作。

  在共同的朋友介绍下,他和她在一个聚餐会上一见钟情。那一天,她穿了什么衣服、是什么发型、说了什么话?事隔多年,他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只有当时怦然心动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相伴余生,就是她了!”他的直觉告诉自己。

  她对他,也是一见钟情。交往4个月后,她辞去了北京的中国科协工作,只身来到上海。

  2004年5月1日,他和她领了结婚证,在上海的科学大院附近安了家。利用节假日,邀请了一些朋友和同事到家里来,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就算举行了婚礼。

  那一年,正赶上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共同筹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毕业的她,顺利进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工作。语言优势加上国际交流的工作经验,她很快胜任了新角色,被任命为所长助理、综合办主任。

  她就像研究所里的“大管家”,除了科研处、财务处,其他工作都由综合办负责。她敬业、认真、严谨、负责,即使是再普通的一份工作报告,都精心写作,遣词造句,反复推敲,力求完美。

  作为一家中外合作的科研机构,接待外宾也是她的日常工作。她待人真诚热情、落落大方、考虑周全,给许多外宾都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其中包括两任法国总统。

  婚后,他一如既往地忙。当时作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他忙科研、忙管理、忙会议、忙规划、忙许多行政上的具体事务。

  他说,和她在上海结婚的前十年,是各自忙碌的十年。她是我的一半,我也是她的一半,没有太多的卿卿我我,日子过得平淡、和美。

  如果没有病魔的袭扰,他和她忙碌、平淡、和美的日子,原本可以一直过下去。

  直面肿瘤

  她一再追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实情:她患结肠癌并已肝转移。她一下子紧紧抱住他,泪如雨下

  2014年5月,他和她结婚十周年。她早早就订好机票、酒店,计划8月份两人到欧洲,旅游度假庆祝。

  谁知,4月初,她的身体出现了异常。有天早上一觉醒来,上嘴唇莫名其妙地肿了,就像被蚊子叮了一口;吃早饭的时候,发现下嘴唇下方也有些发硬。此前,她还曾晕倒过,眼睛突然出现充血,但症状很快就消失了,她当时并没在意。

  在好友的提醒下,2014年4月的最后一天,她到上海中山医院验了一次血,顺便把肿瘤指标也查验了一下。

  这一查,发现两项肿瘤指标高出标准数十倍。他的心里一沉,不敢丝毫大意。当晚,就把她的验血报告,发送给好几位医学专家朋友。第二天,他带她到瑞金医院再次抽血验证;第三天,又带她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全身检查。做完肠镜,医生问她平时有无便秘等不适,她回答全都没有,心里很轻松。

  那天,她还到单位做了简单安排和工作交接,近晚上7点,才和他一起从科学大院回家。晚饭后,他说和学生约了谈工作,一个人又回到了科学大院的实验室。快10点了,才回家。

  进门的时候,他手上拿了一张卡片,对她说:你不是让我为结婚十周年写点东西吗?卡片上,是他手写的一首诗。坐在沙发上,他一字一句地念给她听:

  你是/初春的一束晨光/为我打开/心灵的萌窗;你是/盛夏的一束玫瑰/为我送来/爱情的芬芳;你是/金秋的一片红叶/为我展开/生活的彩妆;你是冬夜的一条星带/为我披上/人生的温暖;十年的365个日夜,化为幸福的旋律/时时刻刻/把我俩紧紧缠绕。

  诗落笔于2014年5月8日。

  听着他用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念着写给自己的诗,她感受到他的爱意,感受到十年婚姻生活中,他的幸福与快乐,那也是她的真实感受。那天晚上,她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停下来!

  第二天,他和她都醒得很早。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她去中山医院。六院全身检查的结果还没有出来,怎么又要去中山医院?她开始怀疑,一再追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实情:她患结肠癌并已肝转移。

  她一下子紧紧抱住他,泪如雨下。她最担心的是,如果有意外,他怎么办?那是一种多么不舍的情感!

  其实,头天晚上,他并没有和学生在实验室谈工作,而是打了一晚上电话,咨询各种医生、安排病房,给她最好的治疗条件。

  很快,她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他为她做了很多,她也不想给他增添负担。她要和他一起勇敢面对,淡定、乐观。

  “金牌陪护”

  疾病治疗的间隙,只要身体许可,她总是把两人生活的每一天,安排得丰富多彩

  痛苦而漫长的治疗过程,他为她的乐观和坚强,深感骄傲。

  即使生病,她绝不减少生活中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化疗以后,头发大把大把脱落,她在网上买了各种式样的帽子;需要滋补,她和病友们一起研究了许多美味的配方。

  她还将自己使用的化疗药物,一一都起了外号。奥沙利铂是“小铂”,希罗达是“小希”,伊利替康是“小伊”,5-FU是“小5”。将这些“小家伙”与自己相处的情况记录下来,副反应小的,提出表扬。

  化疗的同时,由于癌细胞转移,她做了结肠癌手术,紧接着又做了肝手术。无论病魔多么疯狂,始终没有把她打倒。在人们眼里,她还是那么关心别人,性格还是那么阳光,对生活对家人对朋友对一切,都充满了感恩之心。

  她热爱生活,热爱美景、美物、美食。生病并没有减少她发现生活中的美、分享生活中的美。病房里的医生、护士、护工、病友,都成了她的朋友。她将自己2014年住院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编辑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画册,送给大家。

  从一开始,他就对她说,治疗的事就交给我吧,你只要听话、配合。他咨询医生、查阅大量文献、与专家讨论国际最新治疗技术。每次去医院,他都把相关手续办好、化验单开好,再打电话叫她去医院。

  在她的病床前,他架起了电脑,当成自己的临时办公室,自称“金牌陪护”。医生鼓励多走动,他就常常为她高举着输液瓶,陪她一起在病区走廊里散步,自封“保驾皇后出行”。

  化疗后,她的白细胞通常会下降很多,免疫力低下,他很紧张。有一天,他在办公室会见了一位肺炎刚刚痊愈的同事。回家后,他觉得自己好像浑身沾满了细菌,离她远远的,像蒲扇一样摆动着两只手,好像能把细菌甩掉似的。

  晚饭时,他提议两人分坐在餐桌两端,保持距离。菜刚上桌就觉得,这样得有一个仆人服侍呀?两人大笑起来,又把餐垫挪到了一起。

  疾病面前,她才发现他有多么理性乐观,他有多么离不开她,而她又有多么舍不得他。

  疾病治疗的间隙,只要身体许可,她总是把两人生活的每一天,安排得丰富多彩。为他打扮、为他做饭、为他装饰一个温馨的家。节假日到来之前,订好机票、宾馆、做好攻略,安排旅游度假。

  她一心想要自己最后一段人生路,和他在一起无悔度过,给他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无声告别

  那晚,漆黑的病房里,一片寂静。他无助地抱着她,眼睁睁地看着她,痛苦挣扎。作为专攻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他深感自己在生命面前的渺小,深感自己对于挽救生命的无能为力

  她患病五年后,一切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2019年春节假期,他和她约好了朋友,到葡萄牙马德拉岛过年。从伦敦飞到马德拉岛的当天,她就感觉很不舒服。第二天,他陪她立即返回上海。下了飞机,就住进中山医院。

  4月18日,一个平凡的日子,他陪着她在医院里,像往常一样与肿瘤抗争。

  她对他说:抽空去看看自己的腰痛。回来时,看到他带回一大包药,笑着问:这么多?他答道:都是膏药,医生在我背上还标了记号,让家人照着记号位置贴。她笑着说:晚上我帮你贴。

  晚上8点,她突然感觉到衰弱袭来,轻轻地对他说:不能帮你贴药了。他没有想到,这竟是她留给他的告别。

  那晚,漆黑的病房里,一片寂静。他无助地抱着她,眼睁睁地看着她,痛苦挣扎。作为专攻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他深感自己在生命面前的渺小,深感自己对于挽救生命的无能为力。

  此刻,转移到她大脑血管里的肿瘤细胞,正疯狂地封闭着她的意识和感情。他伤心地看到,她的眼睛流出一片无声的眼泪,这是她向他告别的依恋与不舍。

  此后两周,在药物的控制下,她被肿瘤细胞封锁的大脑与心灵,稍微得到了喘息。趁着短暂的清醒,她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遗体捐献书上,亲手签上自己的名字。

  她把自己身上唯一没有被肿瘤细胞侵袭的器官——眼角膜,捐赠给了别人;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医学院。在生命最后一刻,她让自己成为一名“大体老师”,为生命与医学事业,点燃了最后一丝烛光。

  2019年5月2日,她将最后一眼依恋不舍的目光,缓缓地投向了他,便永远地闭上了。

  遵照她的意愿,他为她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那天,来了很多她熟悉的朋友与同事。他再次用南方口音的普通话,颤抖地念了一首写给她的诗:

  我仿佛看到/从没有病痛的天堂/你的灵魂静静地凝视着我/把浓浓的思念/化为丝丝阳光/洒落在我们牵手走过的大街小巷/洒落在我们曾经游历的异国他乡/沿着这缕缕思念/我将再次回到你的怀抱/我们再也没有告别。

  坚定前行

  上海岳阳路上这个浓荫掩映的科学大院里,一个个忙碌的实验室,就是科学家开辟的一个个生命科学战场

  他叫吴家睿,她叫陈芳。

  他和她的故事,是我在中科院上海分院采访时,从她的一位好朋友那里听到的,并深深打动了我。

  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常走进这个静谧高深的科学大院,报道科学家取得的一项又一项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而我,却很少去想,奋斗在这里的生命科学家们,自己是如何面对生命的难题,如何面对人类尚无法战胜的疾病?

  人类面对自己的生命,犹如面对茫茫的宇宙一般,深不可测的未知,不可计数。自然界,有三种情况影响人类的健康:第一类,是人体自身的各种“机器”受损或老化;第二类,是非人类的生命侵袭,如肠道菌群、病原菌和病毒等;第三类,是从人体正常细胞衍生出来的异类细胞——肿瘤。

  就像人类社会的常见现象,在一支为了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的队伍中,总会有一些个体因为种种原因,蜕变成为“异己分子”。

  肿瘤细胞,就是我们机体中的“异己分子”。

  由于携带的遗传突变,或者环境诱发的新突变,他们背叛了要维护机体健康的“初心”,只关心自我的私利。通过损坏机体的正常机能,不断扩张“异己”的肿瘤细胞队伍。

  它们或巧妙地利用机体已有的各种生物学手段,或发展出全新的生物学手段,用以逃避机体的检查与防御机制,对抗种种治疗方法。

  抗击肿瘤,绝不是简单地对机体进行修修补补,而是一场两类生命对决的战争!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生命战场,有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贡献智慧,默默无闻地奋战在研究生命、抗击疾病的第一线?上海岳阳路上这个浓荫掩映的科学大院里,一个个忙碌的实验室,就是科学家开辟的一个个生命科学战场。

  走进科学大院里的细胞楼,穿过其中一个忙碌的实验室,我来到了吴家睿的办公室。他依然保存了爱人陈芳的手机和微信,并通过陈芳的微信,与她的朋友们一一告别。作为一位生命科学家,他擦干眼泪,将失去爱人的悲伤,化为研究生命科学与技术的无穷动力,坚定前行。

  “我的爱人,她超越了生命的平凡,用乐观坚强,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美好。此生,我为她骄傲。”吴家睿说,“余生,我愿倾尽一己之力,继续为抗击疾病而不懈奋斗。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前进,都是对她、对生命,最好的告慰!”(记者 张建松)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俄罗斯姑娘列娜的中国生活
俄罗斯姑娘列娜的中国生活
古格夕照
古格夕照
晨曦中的“帐篷城”
晨曦中的“帐篷城”
建国家湿地公园 保一湖清水进京
建国家湿地公园 保一湖清水进京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483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