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何时到来?
2019-11-05 08:46:32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张漫子、阳娜)2018年中国科幻阅读市场产值近18亿元,科幻电影市场产值209亿元,科幻游戏产值195亿元……近日在京举行的2019中国科幻大会捷报频传。

  这些数字是否意味着中国科幻已步入“黄金时代”?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国内外科幻作家、科技工作者与科普工作者,与他们探讨了科学、科幻的此时与未来。

  《2019年度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流浪地球》等国产科幻片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全球观众对“中国式科幻”的认知,还取得了优异的票房;科幻网剧的陆续生产和上线;《三体》《流浪地球》等衍生品品类丰富;基础理论研究持续投入,从业人数稳步增长……

  科幻作家刘慈欣说,尽管从规模看来,中国的科幻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大的环境来讲,中国的科幻正处在一个黄金时代的氛围中。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现代化进程,这种环境能够更好地催生科幻。更多人开始关注未来,关心空间和时间上距离我们更遥远的区域,比如太空和宇宙。”刘慈欣说。

  这个变化在中国科幻大会会场可见一斑。今年的科幻大会人气格外旺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和一些国际知名科幻作家的到来让有志于科幻小说创作的年轻创作者和科幻迷倍感振奋。

  参加中国科幻大会现场活动的一些学生表示,“读科幻改变了我们观察生活和理解生命的方式”,“帮助我在更辽阔的视野里思考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科幻迷原野说:“很高兴看到科幻小说的影响力溢出原来的‘小圈层’,向更大范围传播。”

  对于美国科幻小说家凯文·安德森来说,他首次对中国科幻刮目相看,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那是一个宏大、精彩的场面,我为中国人善于用科学技术讲述中华文化而惊叹。”

  中国科幻的繁荣背后,是中国科技事业的飞跃发展,和中国科普环境的逐步向好。就科幻电影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创意、编剧、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发展与应用,为科幻电影的呈现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可能性。

  “例如传统的工艺手段里,老照片的修复需要很有经验的老师傅一人一周时间才能恢复,如果用算法5秒钟即可以处理完毕。”视觉化工作室“第三层楼”的创始人克里斯·爱德华兹认为,技术进步可以让更多的电影工作者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有价值的创意内容。

  科学的普及也助力营造了良好的科幻环境。“新一代的普通青年人中,产生了庞大的读者群,这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刘慈欣说。

  随着读者和观众的积累、科幻圈的扩大,科幻作品与人们的现实境况之间的交集正在扩大。

  在《科幻世界》副主编、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秘书长杨枫看来,在中国近年的科幻作品中,充满了“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向外看”的意识。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科幻天生具有的教化功能,这正是科幻作品不同于娱乐产品的地方。

  安德烈·海姆说:“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幻对青少年的意义都太重要了。小时候,他们看过的科幻小说、漫画、影片,都会启发他们自发地理解现实世界、去想象未来世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表示,如今的中国科幻文学同样是基于想象,但是这种想象已经不是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式的想象,更不是孙悟空式的“翻跟头”。

  “希望中国的科幻文学能够基于作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知识,结合文学的叙述,努力探索宇宙的未来和人性的秘密,激发人们科学探索的热情。”阎晶明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成岚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丰台:金秋赏菊正当时
北京丰台:金秋赏菊正当时
挪威:绚烂北极光
挪威:绚烂北极光
醉美新疆金秋胡杨
醉美新疆金秋胡杨
走近第二届进博会首件进馆展品
走近第二届进博会首件进馆展品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519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