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周恩义:永不退休的共产党人
2019-11-12 14:17:3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沈阳11月12日电 题:周恩义:永不退休的共产党人

  新华社记者包昱涵、李铮

  今年10月1日,周恩义静静地躺在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房里。因突发脑出血,他已陷入昏迷1年多。

  熟悉周恩义的人敬佩,这位共和国同龄人,一生就像一团烛火,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为党工作:不求回报,不问代价

  周恩义自入党那天起,誓言为党工作,不求回报,不问代价。

  他于1965年入伍,度过了28年军旅生涯。转业时,怀揣一份沉甸甸的6级伤残军人证,他的左膝在训练中严重受伤致残。

  回到地方,他担任辽宁盘锦市兴隆台区区委宣传部长。街头巷尾、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活跃着周恩义奔忙的身影。他的左腿膝关节有时肿得如碗口一般粗,还是默默咬牙坚持。

  由于周恩义资历深、成绩大,多次得到升任机会,他一再放弃,总想着把机会给年轻人,因为“他们能为党工作的时间更长”。

  2007年元宵节,周恩义迎着暴风雪检查完灯展情况,左腿旧疾复发,疼得走不了路。医院开出诊断书:左膝半月板断裂,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并建议术后更换膝关节。

  领导、同事、朋友劝他:“把手术做了吧!”周恩义摇摇头:“我不想躺在病床上退休。”

  “给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就是最好的宣传”

  在周恩义看来,做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为百姓服务,必须经常和老百姓接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他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基层调研,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1994年冬天,周恩义到裴家村进行调研,听说村民的大米卖不出去,二话不说就骑上自行车,顶着寒风直奔邮局,连发9封电报向战友求助。不到1个星期,24万斤大米销售一空。

  周恩义还给赵家村当“高参”。在当地蹲点1年间,给村里指出三条致富路:发展经济带、农民包商铺、转移剩余劳动力。在周恩义的指导、帮助下,曾是城中村的赵家村成为盘锦市第一批小康村、第一批文明村、第一个“亿元村”。

  有人说,这不是宣传干部该管的事儿,周恩义说:“给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就是最好的宣传。”

  坐炕头、蹲地头、钻猪圈、进大棚……这是周恩义留在群众心里的印象。他说:“我这个人,就适合在老百姓堆里。”

  2011年,周恩义退休了。但他心里放不下他的帮扶对象。在职期间,周恩义帮扶了不少贫困户。

  2012年春节,周恩义领着儿孙,拎着油、大米,带着钱又去了贫困户张术兰大姐家。他告诉张大姐:“我退休了,扶贫不退休。将来我走不动了,让我儿子、孙子来。”

  “为党工作永远不会退休”

  从在部队当连指导员起,周恩义从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已将近50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多年来,他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党性修养,写下了120多万字的日记和读书笔记,常年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宣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退休后,周恩义没有停下工作脚步。

  2013年,周恩义参加了辽宁省委宣传部成立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讲报告团,深入全国部分高校和全省各市进行宣讲。

  党的十九大后,他经常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宣讲十九大精神。

  “那几年他真是太累了。”长期在周恩义身边工作的宣传部干事李方闻说,他做过一个统计,从2013年开始截止到2018年6月27日,周恩义作了638场次报告,平均每3天一次。

  周恩义还特别热心未成年人教育。退休后,他继续担任兴隆台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每到传统节假日,周恩义都要带领关工委全体成员深入中小学校园,为孩子们讲中国传统文化、讲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

  “自己虽然退休了,但为党工作永远不会退休,为人民服务永远不会退休。”周恩义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福建建阳打造“建窑建盏”文化名片
福建建阳打造“建窑建盏”文化名片
多彩秋色“绘”泉城
多彩秋色“绘”泉城
北京丰台:金秋赏菊正当时
北京丰台:金秋赏菊正当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52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