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梦里常闻纺车响,桃花依旧傲春风
2020-06-19 08:11:0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梦里常闻纺车响,桃花依旧傲春风

  名扬新中国纺织行业的“赵梦桃小组”13代57年传承“好好干,干就干好”的“梦桃精神”

  赵梦桃(左)在车间与同事交流。新华社资料照片

  第十三任“赵梦桃小组”部分成员在活动室交流。记者张博文摄

  68年前,17岁的赵梦桃走进厂房,看到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好几亩地那么大的车间里,纺锭飞转、银丝飞绕,女工们身穿白围腰、头戴小白帽,在轰鸣的机器间来回奔走忙碌……

  如今,在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先进设备一刻不停地运转,“赵梦桃小组”的青工吕生丽一手将线穿过气圈环,一手将纱管插在锭子上,再飞快地把线绕过导纱钩……她的身后,组长何菲掐表计时,要求吕生丽动作再干净一点、再快一点

  这些“梦桃精神”的传人,在看似简单重复的劳动中不断追求极致,诠释着“大国工匠”的真正含义    

  5月29日下午,何菲从北京返回咸阳后,第一时间回到车间里的“梦桃之家”,把中央精神传达给“赵梦桃小组”的成员:“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了‘六稳’和‘六保’,提出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今年会有更多的‘真金白银’直接送到基层、送到企业,这对我们来说是鼓舞人心的事……”

  33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何菲是陕西省咸阳市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的纺织工人,赵梦桃小组第13任组长。

  在陕西省咸阳市新兴街道民生西路上,一片灰白陈旧的厂房坐落在路边,人声鼎沸的街道与冷冷清清的厂区被大铁门分割开来,恍若两个世界。这里是原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

  68年前,17岁的赵梦桃走进厂房看到的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好几亩地那么大的车间里,纺锭飞转、银丝飞绕,女工们身穿白围腰、头戴小白帽,在轰鸣的机器间来回奔走忙碌……

  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国人。1963年,她所在的细纱车间乙班四组被命名为“赵梦桃小组”,并长期保持全国先进班组称号。

  在时代洪流之中,原国棉一厂经历了改制重组后,变身为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赵梦桃小组”经受岁月洗礼,13代组员接力传承“梦桃精神”。

  咸阳纺织集团工会主席王艳梅说:“‘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和‘不让一个姐妹掉队’的‘梦桃精神’,一直是全国纺织系统的一面旗帜。新时代倡导的工匠精神与‘梦桃精神’一脉相承,是产业工人对工作的热爱、对业务的自信、对责任的担当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梦桃精神’的影响潜移默化却又实实在在。”西北一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树生说,在企业砸锭、破产、改制、搬迁的困难时期,都有一批“梦桃人”坚守岗位,始终如一多纺纱、纺好纱。

  如今,在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进口设备一刻不停地运转,“赵梦桃小组”的姑娘们一遍遍在细纱机间巡回、接头。青工吕生丽一手将线穿过气圈环,一手将纱管插在锭子上,再飞快地把线绕过导纱钩,掐头、挂钩……她的身后,何菲掐表计时,要求吕生丽动作再干净一点、再快一点。这些“梦桃精神”的传人,在看似简单重复的劳动中不断追求极致。

  好好干!下苦干!老实干!

  “我也常想,自己积极带头劳动,不是为了当个先进生产者,更不是为了争得一份奖励,而是要尽到一个工人的责任,要尽最大努力为党工作”

  1952年5月17日,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开工典礼现场一片欢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家国营棉纺织厂,也是赵梦桃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赵梦桃1935年出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贫苦家庭,大哥被日本人杀害,小妹在逃难中丧生,父亲因肺痨去世。她从小受尽恶霸欺凌、遭尽亲戚白眼。1951年,陕棉二厂替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招考培训工人,赵梦桃应招入厂,成为细纱车间乙班四组的值车工。

  一进厂,不挨饿,不受冻,还吃上了葱油饼和鸡蛋;上工了,有师傅们手把手教技术;下班了,和同组姐妹们一起唱歌、游乐。生活的变化让赵梦桃心潮翻涌:“我们的党领导着全国人民闹革命,无数革命先烈在斗争中流血舍命,争得工人阶级做国家主人的权利。如果一时一刻不珍重做主人的权利,不拿出主人的态度来劳动,就对不起牺牲的烈士,对不起为人民当家做主斗争了几十年的共产党!”

  别人下班休息了,赵梦桃留在车间一边帮师傅抹毛辊一边请教技术,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创造出千锭小时断头55根、皮辊花率0.189%的纪录。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至5分钟,她只用2分50秒。

  那时纺织工业承担着解决中国人缺衣少布窘况的任务,而西北地区棉纱、棉布存在巨大缺口。1953年至1957年,陕西省将纺织工业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行业,各个棉纺厂都在积极扩台扩锭。赵梦桃第一个响应厂里号召,看台锭数由400锭扩到600锭。以身作则,扩台不要扩台奖,加班不要加班费。

  这个一心扑在纺纱上的姑娘很快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有人不解:“看台多少挣的钱都一样,何必呢?”赵梦桃说:“我也常想,自己积极带头劳动,不是为了当个先进生产者,更不是为了争得一份奖励,而是要尽到一个工人的责任,要尽最大努力为党工作。”

  “‘好好干!下苦干!老实干!’是赵梦桃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管在哪个年代,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永远被‘赵梦桃小组’摆在第一位。”“赵梦桃小组”第12任组长王晓荣说。

  2014年,原国棉一厂经历了改制、破产、重组后,搬迁到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成为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新厂房、新设备、新产品,崭新的开始也意味着全新的挑战,而挑战总是第一个落到赵梦桃小组的肩上。

  试纺棉涤18支品种是第一个任务。当时小组成员对设备和新品种都不熟悉,一开车纱线断了一半,六七百个断头得一个一个接上。新设备转速快、新品种韧性强,稍不注意就把手割破。

  手破了缠上胶布,胶布也被割破。新伤加旧伤,同一个伤口反复割,姑娘们的手指头上没有一块好肉。

  十指连心的疼痛难忍,心里的挫败和焦虑更熬人。“到了交接班时间,交不了班,这样的‘赵梦桃小组’还算什么先进!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一贯要强的姑娘们急得在宿舍里抱成团哭。可只要上班闹铃一响,她们眼泪一抹,胶布一缠又回到车间。

  凭着“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好”的心气,她们反复练技术。3个月后,大面积的断头被遏制,1年左右,技术要领被完全掌握。

  “其实当时组里每个人都有过退缩、想过放弃,但是既然在‘赵梦桃小组’,就要把工作干好,给其他工人做示范。”每每回想起工作生涯里最艰难的这段时光,王晓荣难掩内心激动哽咽落泪,“但我还是心疼我的姐妹们”。

  实干、巧干、会干

  她看到了无锡代表徐凤妹演示双手绞皮辊,效率提升了一倍。等不及回到厂里,在火车上,赵梦桃买了两串糖葫芦,用串糖葫芦的竹签子先练起来

  “梦桃总是这样,眼里盯着新技术,只要谁有新技术、新方法,她就一定要学会。”和赵梦桃同组的郭淑贞说:“所以梦桃干工作,既实也巧。”

  1956年春天,在北京开往西安的火车上,赵梦桃两只手各拿一根竹签,凝神静气地隔空比画着。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她看到了无锡代表徐凤妹演示双手绞皮辊,效率提升了一倍。等不及回到厂里,在火车上,赵梦桃买了两串糖葫芦,用串糖葫芦的竹签子先练起来。一踏进车间,她立刻把技术传授给其他姐妹。

  “要使生产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迅速地获得解决,就得研究工作方法。”赵梦桃说。

  1959年,国棉一厂挑战100天完成计划,可赵梦桃小组组员孟金弟总完不成任务,她心急又委屈:“是我不努力吗?完不成任务是因为我的车子太难掌握!”赵梦桃知道后主动提出和孟金弟换车。

  “换车操作后,发现这车子果真难掌握。于是,我暗暗地鼓励着自己:‘车子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不能叫车子支配人,一定要叫车子听人的支配。’”赵梦桃在一篇题为《解决生产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的文章里记叙了这件事。操作时,她全神贯注地盯着机器转动,很快发现了问题,又和其他同事交流,摸清了车子的“脾气”,“驯服”了“老虎车”。

  到了60年代,国家提高了对棉布质量的要求,但细纱工的操作方法,特别是清洁工作还没有跟上。赵梦桃总结细纱值车的实践经验,改进方法,在1962年摸索出“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在陕西省纺织行业全面推广。

  52年后,在这套工作法的启发下,何菲推行“宝塔式分段换粗纱工作法”代替整段换粗纱,并在全行业率先实现值车、落纱、摇车一体化,效率从96%提高到97.8%。

  在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的车间里,“赵梦桃小组”负责的40台德国青泽ZR71型细络联设备上55680个纱锭飞速旋转。粗纱被分段排列成宝塔形,工人们在巡回看车过程中有序地换粗纱。

  2015年以前,这种设备在全国纺织行业都施行整段换粗纱工艺。

  “可生产棉涤18支品种时,我们发现一个班就要换大约3000个粗纱,就算落纱工们小跑着去换也来不及。经常因为换纱不及时造成大面积空粗纱,给后面工序造成麻烦。”何菲说,“更何况,换粗纱是个体力活,上完一个班姐妹们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换粗纱成了影响工作效率的“拦路虎”。何菲决定把部分换粗纱工作分配在值车工的巡回中。值车工参与换粗纱,大幅减轻了落纱工的工作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宝塔式分段换粗纱工作的成功推行,值车工和落纱工的配合问题又引起了何菲的注意,她萌生了推行值车、落纱、摇车一体化的想法。经过三个多月的实战锻炼,“赵梦桃小组”率先将3个工种合并,每名组员都是多面手,小组用工由原来的28人优化到18人。

  这两项成果,让何菲获得了“中国纺织大工匠”称号。“不断学习、勇于实干、善于创新、做到最好,是老组长留下的宝贵财富。”她说。

  团结姐妹一起干

  “眼泪救不回梦桃,我们要把她的事业继续下去!”“对,梦桃姐常说一人先进孤单单,众人先进推倒山,我们要一起努力”

  在国棉一厂老厂区的梦桃文化长廊里,时常能看到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腿脚走不好,一个耳背听不清。绿荫下,她们你搀扶我散步,我帮你当“翻译”。

  这两位老人一个叫梁福云、一个叫郭淑贞,16岁进入“赵梦桃小组”便结下了一辈子的姐妹情。

  梁福云有一张珍藏了63年的两寸黑白照片。照片上赵梦桃穿着碎花衬衣,胸前挂满奖章,神采奕奕,照片背面写着“送给福云小五妹——二姐梦桃”。“这是1957年梦桃姐送给我的。在那个年代,人们很少拍照,每张照片都很珍贵。”梁福云不时拿出照片,抚摸梦桃姐的脸庞,回忆她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1963年元月,梁福云在西安坐月子,家门忽然被赵梦桃和吴桂贤敲开。她纳闷:“今天也不是周末你们怎么来了?”赵梦桃简单答了句“顺道”,便开始关心梁福云缺不缺营养品、孩子好不好带。帮着梁福云把家里安顿好,赵梦桃才放心地离开。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梦桃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她到西安是去住院的,但她没直接去医院,而是先来看我……”回忆到这里,梁福云又一次抹了抹眼角。那次入院后,赵梦桃再没能出来。

  同年6月23日,“赵梦桃小组”的组员们正在车间里奔走忙碌,忽然听到赵梦桃离世的噩耗,泪水抑制不住地从眼眶奔涌而出。“眼泪救不回梦桃,我们要把她的事业继续下去!”“对,梦桃姐常说一人先进孤单单,众人先进推倒山,我们要一起努力。”下班后,赵梦桃的姐妹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擦干眼泪。

  以心换心,在“赵梦桃小组”代代相传,把组员们拧成一股绳,携手度过一个又一个人心浮动的日子。

  20世纪80年代,内地涌起下海经商潮,引得一批人离开三尺弄档,跃跃欲试到商海里踏浪。

  “浪潮来了,咱挡不住,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人心暖起来,让人不想走。”1986年,29岁的韩玉梅扛起了“赵梦桃小组”的旗帜,成了第7任组长。

  三伏天,车间热得像蒸笼,韩玉梅用自己的奖金买橘子粉、酸梅汁做成冷饮,一杯杯送到小组姐妹们的手中。组里有人生了孩子,其他人会做针线活的送衣服、会做饭的送营养餐。每到年底,小组还要把成员的家人请到厂里开联欢会。

  家里做生意的小组成员刘育玲动了辞职的念头,韩玉梅知道后,三番五次家访,和刘育玲的丈夫、父母、公婆挨个谈心,给他们讲纺织厂的发展状况、“赵梦桃小组”的荣誉,分析下海经商的利弊。后来,刘育玲不但留了下来,还越干越好,接了韩玉梅的班,成为“赵梦桃小组”第8任组长。

  被真情留下来的还有“赵梦桃小组”第9任组长徐保凤。

  1987年徐保凤进厂时,纺织服装是国家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当上纺织工人意味着受人尊敬、工资待遇高。为了考进国棉一厂,在大雪纷飞的12月,18岁的山东姑娘徐保凤凌晨五点就到国棉一厂的操场排队准备考试,与她一起参加考试的还有1000多人。

  好不容易过关斩将考进了厂里,可谁知,一进车间,环境嘈杂、棉絮乱飞,不一会儿徐保凤的睫毛上、眉毛上都沾满棉絮。一边是远离家人的孤单寂寞,一边是艰苦的工作环境,内外夹击让徐保凤上第一个夜班时就打起了退堂鼓。代教的老师傅发现她上班时间一个人坐在墙角打瞌睡,不但一句重话没说,还替她干完了当晚的活。

  “这件事把我教育了。”徐保凤说。第二天,师傅专门买了肉叫徐保凤去家里吃饭,开导她。“真是把我感动了,不努力都不行。”

  进入“赵梦桃小组”之后,姐妹们一起练兵比武、一起郊游拍照。“累,但快乐。”徐保凤说:“小组就是我们最大的靠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是一个人面对。”

  2015年加入“赵梦桃小组”的吕生丽对“靠山”这个词很有感触。

  2015年国庆节,吕生丽的丈夫被查出了肾衰竭。那时她刚进厂工作没多久,通常在长假前后不能请假。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哪能离得了她,思前想后,吕生丽还是向当时的小组长王晓荣提出了请假。没想到王晓荣立刻说:“你先回家照顾家人,请假手续回头再补。”吕生丽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子落了地,涌起一阵温暖。

  此后,吕生丽每次请假耽误工作,姐妹们替她完成;经济上有压力,姐妹们帮她分担;心理压力大,姐妹们给她鼓劲。

  “靠着组里姐妹帮忙,我才能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吕生丽说,“现在纺织行业的吸引力大不如前,起初我选择这份工作也只是因为离家近。可在‘赵梦桃小组’我感觉到一种凝聚力,激励大家一起把工作干好。”虽然有生活重担,但在这个温暖的小组里,吕生丽没有颓废憔悴,依然阳光健谈。

  好好干,干就干好

  “用一句话概括‘梦桃精神’就是好好干,干就干好。我已经跟村里商量好了,收拾一孔旧窑洞我住下,直到看到‘梦桃红’花椒让村民日子过红火的那一天”

  “来来来,你们一定要到我们村的花椒园看看。”无论是谁到村里参观,燕飞都要热情地把他们拉到村里新建的花椒园。去年11月栽下的花椒,现在还只是不到半米高的小树苗,一棵棵排列在花椒园里,显得十分稀疏。

  “别看苗子现在小,可三年以后挂果,就是我们村产业发展的希望!”说着燕飞蹲下来用手扒开花椒树下的土地,露出湿润松软的土层,说:“你们看,今年墒情很好,树苗肯定能长得很好。”

  这606亩花椒园是去年9月燕飞驻村扶贫后,带着驻村工作队和乡亲们一起从无到有筹建起来的。他把花椒命名为“梦桃红”牌,“希望用‘梦桃精神’给我们鼓劲,把‘梦桃精神’发扬光大!”

  燕飞是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派驻乾县临平镇周家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2019年5月,咸阳市加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在原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基础上,派出加强工作队。作为“加强连”中的一员,燕飞一去就给自己定下“解决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干别人没干成的事”的目标。

  很快他就发现村里没产业、没集体经济。周家河村位于渭北旱原,适合发展花椒产业。在工作队来之前,村党支部就组织过村民考察花椒产业,可由于缺资金、没技术、看不到前景,谁也不敢当第一个种花椒的人。

  驻村工作队来了,带来资金、请来专家、组织村民外出学经验、成立了花椒种植公司,不到两个月时间花椒园就建起来了。

  “用一句话概括‘梦桃精神’就是好好干,干就干好。我已经跟村里商量好了,收拾一孔旧窑洞我住下,直到看到‘梦桃红’花椒让村民日子过红火的那一天!”燕飞说。

  去年11月,花椒园破土仪式上,纺织工业园给周家河村的44名党员每人送了一本赵梦桃事迹的书和画册。周家河镇党委书记张耀军说:“干一行爱一行的‘梦桃精神’,在农村一样需要传承和学习。”

  在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的赵梦桃纪念馆里,赵梦桃的半身塑像矗立在最显眼的位置,塑像的基座上“梦桃精神 代代相传”的金字标语格外醒目。220余幅照片、180多件珍贵实物展示着赵梦桃和“赵梦桃小组”的先进事迹。

  5月17日下午,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是兴平市人民医院医技党支部的党员们。疫情期间,这些白衣天使们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我们和赵梦桃虽然在不同行业,但她把国家的事业放在首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劳动者学习。”兴平市人民医院医技党支部书记王紫欣说,参加抗疫让她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和责任,“我们都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在纪念馆里,参观者被“赵梦桃小组”在三尺弄档里的事迹鼓舞,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使离开了纺织行业,“梦桃人”也要把工作干到最好。

  刘育玲离开车间后到厂子弟幼儿园当老师,第一年就评上优秀党员,家长都愿意把孩子交给她。徐保凤现在是西北一棉实业有限公司民事管理部党总支书记,竭尽所能让近2万人的社区其乐融融。“赵梦桃小组”第3任组长王西京内退后自学考取了律师资格证,进修了清华大学民商法研究生,把法律援助当成事业,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

  陕西省总工会主席郭大为说,在赵梦桃和“梦桃精神”的传人们身上体现的精益求精、专注执着、严谨细致、创新创造、爱岗敬业等,正是工匠精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梦桃精神”与新时代工匠精神高度契合,是新时代工人阶级“力量攥在手,梦想在前头,实干才能出成就,不悔青春有追求”的胆气豪气的真实写照。

  “在新时代,纺织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难题,咱们‘赵梦桃小组’要一如既往冲在最前,主动适应企业调整,把创新融入日常管理和技术攻坚中,把精益求精融入每一个技术动作,把姐妹情融入每一次师徒帮教,多纺纱、纺好纱。”5月29日下午,在“梦桃之家”,何菲说完这些话后,和组员们一起投入到工作中。(记者梁娟、蔡馨逸、毛海峰)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消费季 繁荣“夜经济”
北京消费季 繁荣“夜经济”
芒种时节麦收忙
芒种时节麦收忙
探秘徽墨传统制作工艺
探秘徽墨传统制作工艺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613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