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理解“国内大循环”的六个维度
2020-09-30 09:25:55 来源: 学习时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强调,我们不追求一枝独秀,不搞你输我赢,也不会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当前,一个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是如何对“国内大循环”进行系统性释义,这既是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展开深入研究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也是批驳“封闭内循环”“经济内卷化”“自给自足”等观点的前提。

  供需循环

  推动供给和需求之间规模、结构的动态均衡化,形成有序、顺畅的循环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经济全球化潮流使得任何国家都难以独自在国内实现供需循环体系的完成。不过,全面改善、提高国内供给与需求的规模、结构和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是经济形成高水平供需循环体系需要完成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国内供给与需求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均亟待提升。一方面,国内需求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超大规模内需潜力和市场优势尚未充分展现。主要表现为消费主导型经济尚未形成,经济复苏更多地依赖投资发挥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中高端供给不足、一系列大宗商品供给缺乏有效支撑等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生产领域大量中间产品低端化锁定现象,亦表现为生活领域的中高端最终消费品供给的匮乏。

  产业循环

  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基础,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有效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产业循环体系,是形成“国内循环”主体的重要保障。建设产业循环体系的重点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一方面,要大力建设加工制造业循环体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促使人们反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单纯基于自身技术先进性视角,而对大量自身技术和附加值含量相对较低的加工制造业广泛存在的内生性和必然性进行质疑或否定的做法,正是这些产业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就业吸纳、庞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形成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应充分利用我国所具有的巨大的战略腾挪区域空间优势,统筹加工制造业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的梯度布局,统筹各工业门类之间加工制造能力布局的动态性平衡,统筹工业产品加工制造能力在有效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从而形成基于大国内生需求的加工制造业循环体系,确保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要继续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代化产业循环体系,真正筑牢强国之基。

  科技循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创新实现了由“跟跑”为主向着“跟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但创新意识和文化氛围匮乏;长期偏重应用研究,而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尤其是缺乏前瞻性基础研究;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主体性、市场导向性和产学研融合性尚未得到较好的贯彻;人才队伍结构和质量评价体系不合理;研发投入规模偏低、结构失衡等问题依旧存在。如何在营造崇尚科技创新和专业的社会氛围中,构建科技循环体系,以科技循环体系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形成国内大循环主体的关键。科技循环体系的形成,一要鼓励大胆探索,允许失败,长期坚持,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二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推动有利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快速大规模传播、应用和迭代升级;三要切实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技、教育、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四要全力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力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队伍和科研团队。

  市场循环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循环体系,对于进一步挖掘我国超大规模内需潜力,全面提升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在充分显现,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得到激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夯实。但也要看到,各类市场的开放性、竞争的公平性和运行的透明度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法治化要求,特别是发展滞后的要素市场,成为市场体系构成的重大短板。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如何打通区域之间的市场梗阻,真正推进全国市场一体化,已经成为构建国内市场循环体系的重点。尤其是在省际、市际、县际之间竞争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驱动力的客观现实下,各地的竞争性政策并不一定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为此,一是以率先、积极推动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的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市场循环体系,在城市群内建立一致且有执行力的政府行为准则和市场规则,彻底消除城市群内的各类隐性市场壁垒,为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循环体系奠定区域性扩展基础;二是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为牵引,推动城乡市场一体化,为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循环体系奠定农村市场累积和质变基础。

  体制循环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构建国内循环体系的根本保证。供需能力的释放、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全国市场一体化、民生改善等,都离不开对固有传统利益格局的体制机制藩篱的破除。所谓体制循环,就是要在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使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各类市场体制机制普惠至所有区域、产业和市场主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构建体制循环体系,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如高标准市场体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民生循环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点,也是其目标。民生循环就是要在短期内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性重大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就业、应急物资等压力,在中长期内建立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和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民生循环体系的健康运行构成了经济社会良性运行轨道的基石。今后一个时期,民生循环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更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切实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虽然从绝对值看,我国已经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但这一群体占我国总人口的相对比重仍然偏低。收入偏低的农民和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对于扩大内需规模和优化内需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这两个群体的收入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李江涛)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可
理解“国内大循环”的六个维度-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4112656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