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李保东 编辑:闫帅南
 
  何为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为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而开展的直接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关活动,它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以大众传媒、非政府组织及网络为主要载体。形象一点说,它是一种“软外交”。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外交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公共外交作用。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互补,中国外交两翼齐飞。
缘起  中国首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8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首家专门的校级公共外交研究机构。它的成立将推动我国的公共外交研究,为政府公共外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为公众的公共外交参与提供活动的平台。 [详细]
公共外交凸显中国软实力
声音  新媒:中国国家公关手法“软硬兼施”
  受访学者在媒体中提到“中国到了需要来树立国家形象的阶段”,“争夺国际话语权”,还有“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的时候,往往将之局限在一种“软实力”建设的讨论基础上,但国家形象的内涵和信号意义也包含它在其它领域的作为。 [详细]
日本友人小岛康誉东京汉语角谈公共外交
解读  专家:公共外交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选择
  长期以来,中国的软实力和话语权优势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实,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成功的经济崛起实践,有与世界打交道的上千年历史经验,中国完全可以在国际社会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详细]
上海世博会释放中国的软实力魅力
  公众外交,从本质上讲,既不是卑躬屈膝,也不是认输服软;它是为一个国家最大限度提升“软实力”,并最终为实现各项战略利益而服务的。“软实力”虽然依托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存在,但两者并不一定共同进退,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种实力的争夺,遵循着不同的游戏规则,面对着不同的目标,采取着不同的战略战术。相比而言,一个国家对公众外交和国家形象的投入,是最惠而不费、效果也最久远的投入。
扩展阅读
世博峰会外交年 内涵丰富冲击眼球
· 扭转软实力逆差,打造“中国梦”
· 世博百日中国公共外交初见成效
话中音
· “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开拓方向,我们认为公共外交现在是应运而生、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外交部长杨洁篪
· “走出国门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都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形象大使。”
日本友人小岛康誉
互动区
您对本期话题有何高见?
请点击进入论坛区讨论>>>
欢迎网友推荐热点话题>>>
  往期话题 >>
真金白银“裸捐” 作秀又何妨
教育优先发展该不该优先"豪华"
盖茨巴菲特触动中国慈善神经
中国500强:距离世界还有多远
"刷漆政绩"蒙蔽了什么?
重奖“举报贪官”是否可行
公共外交:中国外交新亮色
年轻人买房 不只一代人在战斗!
谁来代表镜头前的“国家形象”?
贪官外逃路是如何铺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