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巴沙尔与西方的“甜蜜”往事 为何从西方好友变死敌
2013-09-10 07:14:20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法国 曾是萨科齐的外交明星

  叙利亚和法国也曾经有一段“蜜月期”,那是在前总统萨科齐推行“魅力外交”背景下产生的。2008年,叙利亚和法国的关系开始回暖,巴沙尔对法国进行有标志性意义的访问。法国媒体称,此次访问后,叙利亚被法国重新带回了世界舞台。此前,由于国际社会怀疑叙利亚参与暗杀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叙政府曾受到质疑。

  2008年,巴沙尔、穆巴拉克等中东国家的领导人在巴黎共同参加了法国国庆日的庆祝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了活动。

  在2008年和2009年,萨科齐两次访问叙利亚,萨科齐当时表示,大马士革对解决中东问题的贡献无人能取代。巴沙尔也强调法国在中东的作用。2010年,萨科齐和布鲁尼更是在爱丽舍宫宴请来访的巴沙尔夫妇。

  但随着叙利亚国内局势日益动荡,2011年下半年起,随着西方国家领导人开始要求巴沙尔下台,萨科齐的态度也骤然转变,他指责巴沙尔对叙利亚人民实施“令人作呕的大屠杀”。

  ■ 观点

  为何从西方好友变死敌

  短短几年间,为何巴沙尔由西方国家的座上宾变为要被彻底推翻的对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田文林认为,目前,西方国家对巴沙尔的态度转变与对卡扎菲是一样的。英法首脑都曾与卡扎菲关系火热,但在利比亚发生动荡后,西方国家对卡扎菲的态度最绝情。

  田文林认为,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交往很多情况下都是表面交好,一旦发现对方无法为其提供利益,就会迅速终结友谊,甚至成为对立面,卡扎菲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这些国家对巴沙尔政权的态度也是如此。

  田文林说,从本质上来说,西方国家不喜欢中东国家推行强调独立自主的政策,但在和平状态时,西方国家对此没有什么办法,所以会与这些国家维持朋友关系。一旦这些中东国家出现问题时,西方国家就可能与之反目成仇。

  西方国家之所以曾经支持巴沙尔,在田文林看来,是因为包括巴沙尔在内等的一些中东国家首脑都曾在本国推行改革,这让西方国家认为这些国家出现了向西方政体转化的苗头。

  田文林解释说,巴沙尔上台后曾推行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新政,这种改革符合西方将更多国家纳入全球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利益诉求,因此西方国家用友好外交政策鼓励巴沙尔继续推进改革。但当西方国家发现巴沙尔因新政在叙利亚引起较大负面作用而停止改革后,这就背离西方的利益,两者就会出现嫌隙。

  美国《大西洋月刊》也认为,巴沙尔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加大了叙利亚贫富分化,这也间接造成了一些民众反对巴沙尔。

  西方国家在处理与巴沙尔关系时的另一重要原则是利益最大化。田文林指出,在和平时期,维护巴沙尔政权有利于西方利益,但当巴沙尔政权出现问题时,西方国家发现如果推翻巴沙尔可能会获得更大利益,例如,有利于西方国家削弱伊朗的力量。所以西方国家综合考虑地缘政治和软实力等因素,主张合力推翻巴沙尔政权,以在中东地区获得更多利益。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韩旭阳

   上一页 1 2  

+1
【纠错】 责任编辑: 余申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雨后西湖晴归来
雨后西湖晴归来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535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