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8/ 11 08:18:34
来源:新华国际头条微信公众号

环球深壹度 | 立陶宛为何在反华道路上越走越远

字体:

  文 | 孙萍 新华社国际部亚欧问题首席调研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0日就中方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发表谈话。

  图为外交部蓝厅。

  立陶宛近期再次冲到反华一线,同意台湾当局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代表处”。专家认为,立陶宛高度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一直走亲美路线。拜登政府上台后对中东欧国家有所冷落,立陶宛试图通过打“台湾牌”向拜登政府纳“投名状”,提升自身对美国的价值。由于立陶宛体量有限,影响有限,其反华操作难以影响中欧合作大局。

对华政策转向激进

  根据外交部发言人发表的谈话,近一段时间,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人口不到300万,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立陶宛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后于2004年加入北约和欧盟。由于历史恩怨等因素,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疑惧心理突出,在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长期采取亲美政策,对俄态度强硬。

  在中美关系发生变化前,立陶宛对华政策相对比较务实,中立关系曾长期保持稳定发展。随着美国对华采取遏制打压政策,立陶宛的对华政策逐渐走偏。特朗普执政期间,立陶宛开始在一些涉华问题上随美国起舞,如支持美推出的“清洁网络”计划。

  2019年2月,立陶宛安全部门在报告中将中国称为“国家安全威胁”。立陶宛总统瑙塞达2019年7月表示,不支持吸引中国投资参与克莱佩达港口的现代化建设,中国投资“可能会威胁立陶宛国家安全”。

  2020年10月,立陶宛举行议会选举,中右翼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人党主导的执政联盟上台执政,随后立陶宛对华政策风格明显转向激进。拜登政府上台执政后,打着共同价值观等旗号拉拢欧洲等地区国家组建反华联盟,立陶宛成为欧洲国家中的反华急先锋。

  今年以来,立陶宛反华操作不断。立议会2月通过有关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等决议。5月20日,立议会通过决议,干涉新疆问题。随后,立外长兰茨贝吉斯宣布正式退出“17+1”。台湾当局7月20日宣布,经与立陶宛方面协商后将在立首都设立“代表处”。

为何冲到反华一线

  专家认为,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的拙劣表演背后有美国的怂恿默许,其一系列反华操作都与美国有直接关系。

  这是2018年8月15日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附近的瓦贾尼军事基地拍摄的“高贵伙伴”联合军演实弹射击演练。当日,为期半个月的“高贵伙伴”年度联合军演在这里闭幕。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爱沙尼亚、法国、立陶宛、波兰、挪威、土耳其等9个北约成员国以及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4个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参与国的3000多名军事人员参加了此次联合军演。新华社发(塔穆娜摄)

  首先,立陶宛迫于压力完全倒向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欧洲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加大。对美需求甚多的立陶宛政府选择倒向美国,配合拜登政府推行所谓“价值观外交”和对华进行战略竞争。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赵会荣认为,中东欧国家承受着拜登政府和美国盟友越来越大的压力,被要求减少甚至终止与中国的合作。正是由于这种压力,立陶宛政客将中国称为“安全威胁”。

  其次,立陶宛政府急于向拜登政府示好。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与西欧国家因军费、贸易等问题龃龉不断,而将重心转向中东欧,加强在波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军力部署,提升对中东欧的全方位支持。拜登上台后,美国将与法德等西欧大国的协调合作作为重点,对中东欧的重视度下降,不仅未落实特朗普政府对“三海倡议”的投资承诺,还在“北溪-2”等关键问题上跟中东欧国家唱反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杨博文认为,中东欧国家,尤其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视俄罗斯为心腹大患,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北约在立陶宛驻军,多次在波罗的海地区举行以俄为假想敌的军演。在克里米亚入俄、乌克兰东部持续冲突、白俄罗斯局势动荡等背景下,立陶宛等国愈发担心俄罗斯恢复原苏联时期的势力范围,对美安全需求有增无减。

  专家指出,立陶宛将其外交政策与美政府利用台海问题遏制中国的战略重点相对接,企图通过打“台湾牌”提升自身在美战略中的地位,竭力讨好美国,促使美国重视其需求。

  第三,立陶宛一些政客曲解“17+1”机制,对中立合作不满。“17+1”机制建立以来,中立贸易及投资额显著提升,但立一些政客认为中方对立重视程度有限,在“17+1”框架下的投入偏向其他国家。此外,一些政客还炒作立陶宛对华贸易逆差。

  杨博文说,这些看法暴露立陶宛政客的短视和偏见。中国对中东欧国家一视同仁,而立陶宛对华贸易逆差与其经济结构有关。

对中欧合作有何影响

  专家认为,立方反华行径严重侵犯中国利益,极大损害中立合作。立方投机行为或许能在短期内引起美方重视,但考虑到美国将战略重心放在印太地区、试图稳住俄罗斯以加强对华战略竞争,立陶宛到头来只会得不偿失

  2019年3月30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士兵们准备升起北约旗帜和立陶宛国旗。当日,立陶宛举行系列活动,纪念加入北约15周年。新华社发(阿尔弗雷达斯·普里亚迪斯摄)

  中方在今年2月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再次强调合作的务实导向。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

  专家认为,中立关系对中国-中东欧国家整体合作、中欧整体合作影响不大,因为立陶宛在整体合作中的重要性有限。

  赵会荣说,鉴于其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和全球影响力,立陶宛退出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影响有限。据中国商务部数据,去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与立陶宛的贸易额占比还不到2%。

  杨博文认为,中立关系趋冷对中欧关系不会产生实质影响。一是立陶宛体量有限,在欧洲声量有限,难以影响欧洲舆论。二是欧洲其他国家与立陶宛的观点立场不尽相同,不会轻易跟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无意伤害对华合作关系。三是立陶宛单方面宣布退出“17+1”、打“台湾牌”并非中国压力所致,而是其为获取美支持的主动行为,因此其他国家没有跟进的必要。

 

  监制:包尔文 闫珺岩

  编辑:王申 金正

【纠错】 【责任编辑:朱梦娜 侯强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2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