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为非遗赋能

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关键的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详细]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落幕

6月10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浙江省象山县落幕。[详细]

打CALL:文物“重生秘籍”!

湖南省博物馆推出《文物重生秘籍》系列手绘科普微视频。微视频6月8日首播,往后每周一更新一集。[详细]

方寸之间 传承匠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榄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与曾宪鹏父子正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榄雕作品,在方寸之间传承匠心。[详细]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璀璨薪火》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璀璨薪火》

人文纪录片《璀璨薪火》经过近600天的拍摄,10多万公里的跋山涉水,航拍祖国山川大地的美,用镜头一一记录下中国文化传承人的身体力行。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昆明戏窝子》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昆明戏窝子》

他们的坚守和努力也成为了昆明滇剧传承历史上不可磨灭的记忆。让更多的人了解具有代表性的滇戏传承人及其背后的故事。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吴门琴话》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吴门琴话》

该片在记录表面的“音”和“色”以外,更多关注它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这是一次接近古琴气质的影像尝试,试图通过纪录片表达古琴文化中“清微淡远”的含义。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老秤儿》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老秤儿》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里有一位能工巧匠,他家祖传着制秤工艺。盛氏木杆秤创始于咸丰年间,家族传承,口传身授,至今日已有300年。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平遥布鞋》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平遥布鞋》

他是平遥布鞋的传承人侯天龙。长久以来,在大家的眼里,他一派仙风道骨,低调沉默却有着惊人的传承毅力。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醉龙》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醉龙》

《醉龙》从2015年开始策划,剧组遍访中山的民俗文化学者,深入西区长洲,三赴澳门,并辗转湛江、香港等地进行拍摄,采访了数十位热心醉龙文化的各类人士,并经过一年拍摄,精心制作完成。
指尖上的“老物件”

指尖上的“老物件”

今年70岁的陈和生是一个老南京人,他对小时候南京的市井生活印象非常深刻。
让青春在创业传承中焕发光彩

让青春在创业传承中焕发光彩

广西钦州坭兴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生于广西钦州的“80后”青年郭卉是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贵州丹寨:老技艺描绘新画卷

贵州丹寨:老技艺描绘新画卷

苗族画师们可以根据艺术家的需求,运用古老蜡染技艺为作品进行“私人定制”式再创作,使艺术作品增添民族韵味。

01002002169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