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花篮经济”让南泥湾老乡过上幸福年
2017-01-31 11:15:28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西安1月31日电(记者 张斌、蔡馨逸)“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在距离延安市近50公里的南泥湾镇南泥湾村,每逢春节,村里的秧歌队都要在“伞头”的带领下唱着《南泥湾》,挨家挨户“闹红火”。在72岁的“老南泥湾人”侯秀珍看来,今年的秧歌扭得格外带劲儿。

  “日子越过越红火,咋能不高兴嘛!”听到欢腾的锣鼓声越来越近,还系着围裙的侯秀珍赶忙走到院子门口,迎接前来拜年的秧歌队,手里还不忘提着瓜子糖果准备分发给乡亲邻里。

  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由于敌人封锁,边区粮食和生活用品十分匮乏。1941年,八路军120师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带领下驻防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垦荒,还给前线送去粮食。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把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我们这儿现在还流传着‘气死牛’的说法,群众干活卖力,牛看见都嫉妒。”侯秀珍给记者解释。

  依靠“气死牛”的南泥湾精神,侯秀珍一家从土窑搬进新窑,还盖起了4间平房。可曾经一段时间,当过村支书的侯秀珍眉头却越来越紧:“地越种越多,山越耕越荒,村里人的腰包也越来越瘪。”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让南泥湾人陷入怪圈。“以前‘春天里来春风吹,满山遍野镢头挥’,可是一年到头也刨不出多少钱,并且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南泥湾镇副镇长姬海东说,“‘蛮种’终究不是长久之道。”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 近年来,南泥湾镇干部带头外出学习,发展观光农业,重视生态建设成为南泥湾人探索出的“精耕”新思路。

  “去年,我们镇种植的3000多亩香紫苏花田就引来数万名游客观赏,收割后的花枝卖给化妆品公司,带动600多户村民一共赚了300多万元呢!”姬海东高兴地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年花开3季,不但变成了‘大花篮’,还尝到了‘花篮经济’的甜头。”

  此外,通过坚持退耕还林,南泥湾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80%。同时,观光农业和订单种植模式也让群众不再为农产品销路发愁,村里不少人开始过上多彩的好光景。

  姬海东自信满满地说:“今年我们还要号召村民把农家乐开起来,有花海,有水库,还有陕北小吃,肯定能留住游客的脚步!”

  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到重视科学种植、创新发展,如今的南泥湾不但“花篮的花儿香”,不少村民也开始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

  在南泥湾镇马坊村便民服务室,村支书李新正和会计秦光锁商量着村里“幸福互助院”开张事宜。“桌椅床铺都已经安排到位,过完年,有需求的老人就可以住进来了!”李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老人只能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活动,现在有了新去处,再也不用挨冻受冷。”

  目前,马坊村20多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村党支部正在鼓励村民引种雪桃,建立示范园。“我们外出调研过,这种桃子耐寒,适应我们这里的气候,而且成熟期晚,能卖上价,不少村民都跃跃欲试。”李新跟记者约定,“等到桃子成熟时,你们一定要再来看看。”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赵宇娇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除夕夜,他们和“飞豹”一起为祖国守岁
    除夕夜,他们和“飞豹”一起为祖国守岁
    火树银花闹新春
    火树银花闹新春
    神气又神奇!考古专家带你看文物里的“萌”鸡
    神气又神奇!考古专家带你看文物里的“萌”鸡
    南非华人举行盛大烟火表演庆祝新春佳节
    南非华人举行盛大烟火表演庆祝新春佳节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39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