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团圆不分家里家外:中国年传统与时尚交融
2017-01-31 17:47:38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太原1月31日电(记者王学涛)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拜大年;大年初二,回娘家……因为这些传统年俗文化,中国人春节的合家团圆充满了浓郁的年味儿。

  在山西太原工作的杨琼春节假期回到了河北邯郸老家。她说家里还是按照当地风俗,年前就蒸够了一家人半个月要吃的馒头和包子。包子还分为三种:肉包、菜包和红豆包。“祖宗”是早就请到了家,每到吃饭时,第一碗饭都要先给“祖宗”奉上。当我国大江南北已流行微信电话拜年时,她的老家依然时行下跪拜年。

  “真的很传统、很虔诚。最有特色的还是大年初一清晨此起彼伏的炮声,小时候大人们放炮,我就捂着耳朵蹦跳欢呼,如今每次都是在被窝里被炮声惊醒。”“80后”杨琼说,这种炮声从她小时候一直延续到现在,让她特别依恋,仿佛一年的烦心事儿都被炮声吓跑了,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

  在上海工作了7年的原恩临每年春节都坚持回老家山西平遥古城过年。除夕夜,一家七口人在明清老房子里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母亲炒上三两个小菜,他则陪父亲喝个小酒。大年初一,按照传统,原恩临一家每人要喝红糖水、吃“连年面”,象征一年的甜甜蜜蜜。

  “父母在,不远游,平时工作忙无法常回家看看,但过年是一定要和父母在一起除旧迎新。”31岁的原恩临说,他很荣幸自己的家乡平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过年回家后,他会带上妻女,逛逛古城墙、古街巷,看看民俗表演,让女儿从小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

  当大多数人选择回家过年时,还有一部分人则青睐“团圆旅游”。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国际航班增多、签证政策更加便利、旅游消费升级等,不少游客在异域他乡和家人一起欢度农历新年。

  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文化中心研究“家谱”的张青,已经连续五六年春节时“南下避寒”,和家人在海南海口过年。今年60岁的张青告诉记者,平日里不少人到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忙碌了一年的他希望在温暖、空气好、水好的海口放松一阵子。

  “没有迁徙就没有中华民族嘛。”张青诙谐地说,“来海南过年的北方人特别多,把北方的年俗都带过来了,所以过年还是吃饺子。不能面对面拜年,我也赶上了时髦,视频拜年。”

  张青一家人的过年方式是部分中国人选择“路上团圆”的一个缩影。根据新华网与同程旅游发布的《2017春节旅游消费趋势报告》,“国内外旅游”在受访者关于春节期间长途出行的动机中占30%,仅次于“回家探亲”。

  虽然中国人过年的方式在发生变化,传统与时尚交融,但团圆、亲情、祥和的年文化仍在代代延续,这也是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的体现。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相关新闻
  • 坚守,为了万家团圆——记春节坚守岗位的一群人
    新春佳节合家团圆之际,还有这样一批人,为了百姓能美满团聚、顺利出行而坚守着各自的岗位。
    2017-01-31 15:29:57
  • 家是什么:年货在手 团圆在心
    在山东淄博博山区,有一条始建于唐宋时期的古街道,名字叫“大街”,现如今这条古街已成为当地老百姓赶大集的好去处。尤其是年前,置办年货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好不热闹。
    2017-01-31 10:16:16
  • 铁路人一家三口工作岗位上的春节团圆
    刘凤红一家都在云梦车站上班,丈夫林荣富是车站的备班调车区长,儿子林桐是一名车站连结员。云梦车站是武汉铁路局汉西车务段管辖的汉丹线上的一个三等小站,日均发送旅客1200余人,候车室面积仅有300平方米。
    2017-01-28 13:49:25
新闻评论
    除夕夜,他们和“飞豹”一起为祖国守岁
    除夕夜,他们和“飞豹”一起为祖国守岁
    火树银花闹新春
    火树银花闹新春
    神气又神奇!考古专家带你看文物里的“萌”鸡
    神气又神奇!考古专家带你看文物里的“萌”鸡
    南非华人举行盛大烟火表演庆祝新春佳节
    南非华人举行盛大烟火表演庆祝新春佳节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039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