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2月27日电 题:“扫一扫”钱就不见了?--二维码乱象调查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方列
日前,南京市民刘先生在扫描摩拜单车二维码时,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转账提示,于是向警方报案。当地有些市民也发现,扫描摩拜单车上的二维码后,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钱就被转走了。
虚假二维码骗局并非孤例。在广东破获的一起二维码诈骗案中,犯罪分子通过扫码盗刷获利90余万元。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移动支付、产品促销、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不法分子将病毒、木马程序、扣费软件等植入二维码,消费者扫码被盗刷现象时有发生。
“扫一扫”背后的诈骗陷阱:覆盖正规码、木马植入、远程复制
针对消费者扫码遭诈骗,摩拜单车负责人称,单车上的正规二维码都是用钉子钉在车身上的,车费必须通过APP支付。车身上发现的二维码是后贴上去的,覆盖了原二维码,用户扫描的是不法分子的诈骗二维码。
在广东,佛山公安局禅城分局发现一起数十家店铺的收银柜台均被张贴虚假二维码案件。犯罪嫌疑人更换商家收款二维码,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的虚假二维码,获取消费者的手机信息和密码,进行网络盗刷。一共作案320余起,获利90余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用虚假二维码覆盖正规二维码实施诈骗,还有不法分子直接诱导用户扫描带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比如,浙江就多次发现不法分子以扫码得红包的形式诱导用户,一旦用户扫码后,手机会感染木马病毒,各种信息都被窃取了。
此外,有些不法分子通过拍照、截图、远程控制等方式获取用户付款二维码,盗刷用户银行卡。浙江台州微商赵女士就是一个受害人。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不法分子以自己支付宝余额不足为借口,提出让赵女士将付款码发给自己扫码付款。收到付款码截图后,不法分子随即进行复制,盗刷了赵女士的银行账户。
“付款码相当于银行卡加密码,不要轻易发给他人。”专家介绍,不法分子只要获取了,就可以进行复制,获取银行账户和密码。
“现在我都不敢随便扫码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骗。可是现在生活中要用到二维码的地方又这么多,真是让人纠结。”杭州市民陈小姐说。
“以二维码作为入口的新型互联网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将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披上二维码的外衣在移动终端广泛传播。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没有防范警惕性,消费者个人很难防范。”浙江省网警总队有关负责人说。
-
二维码安全,不是“扫一扫”那么简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拿出手机“扫一扫”如今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2017-02-25 16:45:19
-
恶意营销盗取信息 福利扫码当心“馅饼”变“陷阱”
明明只扫了一个二维码,却发现莫名关注上了多个微信公众号,这些公众号每天发送垃圾信息,删除的速度赶不上继续关注其他公众号的速度。2017-02-26 19:08:02
-
信用卡套现盯上微信二维码 手续费200元最高可套现5万
近日,有市民反映称,可通过利用微信二维码消费的方式,实现信用卡套现,使用此方法可避开较高的银行取现手续费。在这种情况下,张然的一位朋友提醒他,可以考虑用信用卡的额度套现,避开较高的银行取现手续费。2017-01-24 07:42:58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单车正流行,国外如何鼓励绿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学生就业难是缺岗位还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俭节约是美德,“光盘行动”经验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准扶贫"逼寡妇发生性关系?该彻查
2017-03-23 10:08:58
-
动心了吗?国家鼓励事业单位这类人兼职创业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