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航天逐梦廿五载——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专家邹雪梅
2017-05-04 18:58:30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题:航天逐梦廿五载——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专家邹雪梅

  李国利、韦琳可、祁登峰

  4月27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在九天之上圆满完成首次“太空加油”,中国成功迈入空间站时代。

  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专家邹雪梅眼含热泪。从牵引“神舟”到托举“天舟”,这是她参与的第7个航天任务,也是她追逐航天梦想的第25个年头。

  1992年,正在紧张备战高考的邹雪梅,受来母校做报告的学长影响,从那时起在心里种下一粒逐梦航天的种子。

  阴错阳差,邹雪梅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然而,别人眼中稳定幸福的工作,却不是她想要的,很快便选择考取研究生。

  2004年,她如愿成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一员。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美对接,整个过程只有几分钟,但邹雪梅和她的团队却为之奋斗了整整4年。

  接过交会对接总体设计这个担子时,邹雪梅压力巨大。从一个目标到两个目标,虽然过去执行任务有很多成熟的方案,但现有飞控任务模式已然不能够适应两个目标飞行器协同控制的要求。在论证飞控平台模式时,她提出采用协同系统,从而达到了控制两个目标飞行器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结合的效果。

  一套完善的飞控任务模式,不仅能够适应交会对接任务,还要为空间站建设打下扎实基础。作为飞控中心第二代软件任务总体组组长,邹雪梅和总体论证组的同事连续奋战几个星期,仅方案就写了8版,最终提出了采用固定时序加CW制导的方式来实现自主控制流程的思路,获得了仿真专家的肯定,并得到充分验证。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动态交会对接,是摆在飞控人面前的全新挑战。

  刚刚结束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邹雪梅又主动请缨加入天舟一号型号团队。她和团队人员结合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动态对接的实际,将关键时间设置特征点,确保整个飞控过程在一定框架下实施动态调整,解决了动态交会对接带来的时间不定、状态不定等问题,保证了飞控工作的准确性。

  成功的背后,是很少为人知晓的艰辛。

  2011年初的那次无线联试,邹雪梅和同事们加班撰写了40多个程序。在1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每天早上进行当天的联调,结束后总结、准备第二天的联调,期间还需要不断完善程序预案,半夜才能收工……

  不是在执行任务,就是在准备任务,这是邹雪梅多年来的工作状态。她说:“能让一个人全身心投入的最大动力,我想,就是热情。”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上海警方子夜抓捕
    上海警方子夜抓捕
    士兵持枪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巡逻
    士兵持枪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巡逻
    重磅!空军步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重磅!空军步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内蒙古全力扑救大兴安岭北大河林场森林火灾
    内蒙古全力扑救大兴安岭北大河林场森林火灾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091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