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成灾”为哪般?
当年快速绿化种植的杨树、柳树集中进入成熟期
既然杨柳树会产生飞絮问题,当年为啥种了这么多?
据国务院参事、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刘秀晨介绍,北京现有的杨柳树主要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费投入有限,可选择的树种较少。那时,杨树和柳树凭着适合北京水土、易成活且长得快、养护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绿化的主力树种。
“人们并没有想到,几十年后,这些增加城市绿量的功臣,会成为飞絮的祸首。”蒋三乃表示,由于生物特性和技术局限性,杨柳树幼苗时期分不清雌雄,这为后来飞絮泛滥埋下了隐患。
有市民反映,其实早年间飞絮并不算多,近几年才渐渐严重起来,密集时几乎铺天盖地。这又是怎么回事?蒋三乃解释,杨柳树从小树苗长成大树再到成熟期,需要一定时间。前些年它们还“年幼”,不会开花结果,并不存在飞絮问题。而这几年正好赶上了当年栽种的那批杨树、柳树集中“成年”。进入了成熟期的雌树开花结果,飞絮量较大,就成了“灾”。
雪上加霜的是,当年做绿化计划时未曾考虑生物多样性,种植的多是“纯林”,即单一树种的成片树林。仅看总量,北京建成区有200万株杨柳树雌株,占园林绿化乔木总量3700万株的5.4%,并不算多;但这些杨柳树集中分布在道路边、河流边和村庄周边,而这些地区又缺少其它树种,就造成了“四月飘雪”的景象。此外,近年来北京城的样貌一直在改变,高楼大厦多了,影响絮状物的扩散。有时,楼与楼会像山峦之间那样形成微小气候,导致飞絮随着小旋风打转却怎么也飘不散。
据园林绿化部门介绍,今年的春季比往年提前大约7—10天左右,杨柳飞絮的时间也较往年提早1—2周,所以公众感觉尤为明显。
杨柳絮为啥屡治不止?
现阶段没有完美的治理方案,实际推行中面临多种问题
飞絮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困扰,林业、园林绿化、环卫等部门也很着急,为治理飞絮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可惜,办法不少,却各有各的问题。
一种是“更新法”。即淘汰杨柳雌株,种植杨柳雄株或其它乡土树种,对现有树种结构进行改造。这是治理杨柳飞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北京市的杨柳雌株数量十分庞大,更换树种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配有较大数量的采伐限额,导致这一方法很难大面积推广。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强调,杨柳树的生态作用远大于飞絮的影响,不能一砍了之。目前北京杨柳树品种数量多,且大都已形成大树,具备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等功能。如果大量伐除,不仅会引起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的下降,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损失。
第二种是“药物疗法”。即给树干“挂吊瓶”,注射花芽抑制剂,抑制花芽分化和飞絮形成。但这种方法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每年重复实施,成本偏高,而且长期使用,树木容易生“烂皮病”。除了“抑制”,还能以药“疏除”,即喷洒生物药剂,促进杨树雌花提早脱落,控制飞絮产生。但这种方法对施药时间和技术要求较严格,并未大面积应用。
第三种是“嫁接法”。截除柳树雌株树冠,高位嫁接雄株接穗,让雌株“变性”以避免飞絮产生。但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嫁接后养护成本高,只在小范围进行了试验。
“总体来看,治理飞絮的‘疗法’虽多,‘疗效’却不完美。”蒋三乃认为,想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难度较大,必须多措并举,逐步治理。
-
满城飞絮恼人:北京2天内300多起火情与飞絮有关
进入4月,北京又迎来杨柳絮飘散的高峰期。“鹅毛”般的杨柳絮漫天飞舞,虽让人觉得春意盎然,但也带来不少烦恼。2017-05-10 08:03:08
-
北京综合治理40万株雌株杨柳树 三年告别“飞絮的烦恼”
北京的杨柳絮治理已持续10多年,到底能不能根治以及有没有必要根治?治理工作是否有时间表?银杏、法桐等景观树种,是否可以代替飞絮最多的雌株杨树?2017-04-13 08:17:41
-
新闻背景:飞絮那点事儿
杨柳飞絮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植物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一种自然进化方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短期、轻微少量的飞絮对生产生活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2017-04-12 12:29:04

-
国产奶过了质量关,怎么过消费者的关?
2017-05-13 09:15:55
-
【影巢周刊】春夏交替感受多彩生活 往期汇总
2017-05-13 09:15:04
-
【有奖摄影征集】百姓生活 加入摄友微信群
2017-05-09 13:26:41
-
从充电宝到雨伞,“花式共享”靠谱吗?
2017-05-12 14:13:55
-
第九个防灾减灾日,往年主题你都知道吗?
2017-05-12 14: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