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5月18日电 题:从“景点游”到“全域游”——供给侧改革助推洛阳旅游业提质升级
新华社记者孙志平、李亚楠
今年第35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2493.96万人次,同比增长6.11%;旅游总收入223.5亿元,同比增长13.06%。
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旅游收入增长率是旅游人数增长率两倍还多,说明来洛阳旅游的游客更愿意花钱了。
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晓辉说,“财气”走势高于“人气”走势,背后是近年来洛阳市主动适应旅游消费升级需要,积极从旅游生产端和产品供给侧发力,着力推动洛阳从低端的“赏花游”“观光游”“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
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推出了旅游年票不受限、部分公园不收费、社会车辆不禁行、餐饮住宿控涨幅四项惠民举措,受到游客广泛好评。调查显示,游客对洛阳的旅游满意度达92.68%。
“实施惠民政策就是要倒逼全市旅游景区、牡丹观赏园等从供给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旅游新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洛阳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转变。”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说。
天香牡丹园今年首次实行免费游园赏花。该园副主任严秀慧说,免费更要提高服务质量,他们对园内基础设施、便民服务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新增大学生志愿者、保洁人员,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园环境。
“今年入园赏花的游客量是往年的四五倍,不要门票钱,游客就可以在别的方面多花点钱了。”严秀慧说。
减门票还得增供给才能留住游客。今年4月10日投入运营的洛阳文峰塔非遗产业园,开园首日就接待游客将近4万人,远超预计7500人次的接待量。由于游客持续超过园区容量,开园5天之后,产业园不得不闭园数日对安全、服务设施等进行提升,目前,产业园每天的游客量稳定在2万人左右。
该产业园总经理陈朝峰说,产业园受欢迎的关键就在于摈弃了“门票经济”,他们在全国首创“征信+大数据”的旅游管理模式,对刷身份证入园的游客通过大数据平台快速确认其个人征信情况,对符合标准的游客实行先消费后付款,并且对入园商户采取联营形式,不收取租金,孵化商户成长。
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认为,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依托现有旅游资源的同时,创新旅游业态、产品,拓展旅游消费领域,培育“旅游+”等新产品,是洛阳旅游业提质转型的关键。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全程免费wifi、全程语音导游,微信购票扫码入园省去排队之苦,重要景点都有3D全景展示……古老的龙门石窟通过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国内智慧景区的典型代表。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主任于迎说:“有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龙门石窟,可以根据游客来源、消费习惯、个人爱好等,个性化地推荐学习书法游、少年科普游、亲子游、自然山水游,‘活’起来的龙门正逐步实现游客从‘观光’到‘体验’的转变。”
据王晓辉介绍,洛阳旅游新兴业态正不断涌现,除原有的赏花游、历史文化游、生态游等旅游产品外,探险游、养生游、采摘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有力地拉动了旅游综合消费。
调查显示,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游客在洛阳人均消费884.65元,同比增长6.5%;市区主要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8.63%,在洛阳游客人均停留天数为2.68天,比去年同期增加0.33天;来自青海、福建、广东等远程客源市场的游客也比往年增多。
“下一步,洛阳将在持续提升历史文化游、山水游、生态游、全域游产品的同时,发展体育旅游产品、康体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更多旅游新业态,让洛阳旅游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转变。”王晓辉说。
-
全域旅游强劲发力 大众旅游如火如荼——2017年“五一”国内旅游市场综述
“五一”三天假期,旅游当仁不让地成为经济的一大亮色。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共接待游客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4.4%,实现旅游总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16.2%。2017-05-01 20:03:42
-
近8成旅游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 一季报整体向好
截至目前,33家餐饮旅游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其一季度财报。记者统计发现,有近8成的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增长,一季报业绩整体向好。2017-05-08 07:45:57

-
多地一大波事业单位要招人,快转给需要的人!
2017-05-18 14:49:52
-
扩散!食盐包装袋侧面有折痕?很有可能是假盐
2017-05-18 14:07:15
-
快递企业集体上调派件费,你的快递会涨价吗?
2017-05-18 13:53:03
-
大学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扩围,四类学生可享受
2017-05-18 13:31:07
-
首次跨省调控:京津冀联合打击炒房 楼市何去何从
2017-05-18 11: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