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乱
“旅游购物已经成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最大毒瘤,由此形成‘高额购物回扣’的畸形经营模式,危害的不仅是云南的旅游形象,还事关云南开放形象、民族形象、政治形象。”
4月15日,《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整治措施包括“取消旅游定点购物”、“严禁旅行社发布、销售‘不合理低价游’产品”等22条,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确保云南旅游市场秩序一年内根本好转。
本次整治给云南旅游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云南的“最严整治”是否孤岛突进?未来旅游业如何转型升级?带着这些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对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余繁进行了专访。
《瞭望》:“22条措施”实施后,云南旅游市场上呈现出团队游客量下降、相关行业受影响的情况。对这一情况你觉得该如何认识?
余繁:近年,云南旅游市场普遍存在“低价恶性竞争、高额购物回扣”的畸形经营模式,而问题主要出在团队旅游,散客游基本不受这种经营模式影响。
去年,云南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1亿人次(国内旅游者4.25亿人次),其中团队游客2700多万人次,占整个旅游接待人数的6.34%。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进一步验证,尽管旅行社日均接待游客量比4月15日前下降56.9%,但这对全省游客量影响微乎其微。“五一”期间,全省接待游客64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1.51%。
在云南,经常跟团队游客打交道的购物店和旅行社从业人员4万人左右;注册登记和领证的导游2.6万,其中一线工作导游6000至8000人;全省约有旅游车6000台,从业人员1万人左右;此外还有以接待团队游客为主的酒店和餐饮企业;一些标志性的景区,如石林和玉龙雪山等也会受到波及。
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既然部分旅游企业已经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违法违规了,就得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依法依规整治。相关企业应当由原来的坑蒙拐骗、丧失基本职业道德转到童叟无欺,提供诚信、优质的服务。
《瞭望》:有受访者表示,低价游是全国乃至其他国家及地区都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次云南以“史上最严”举措整治有点“孤岛”突进的意味,对此你怎么看?
余繁:我们必须义无反顾走这条路。晚走不如早走,扭扭捏捏地走不如彻彻底底地走。因为,旅游购物已经成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最大毒瘤。作为旅游业发展较早、旅游客源较多的旅游大省,旅游购物及由此形成“高额购物回扣”的畸形经营模式,危害的不仅是云南的旅游形象,还事关云南开放形象、社会形象、政治形象。
去年10月以来,国家旅游局在全国统一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明确指出开展“不合理低价游”整治是一项长期性任务,按照“四个同步”的工作方法推进,即“组团社和地接社同步治理、目的地和客源地同步排查、线上线下旅游企业同步清理、集中整治与常态机制同步推进”。现在不光云南,其他省份和地区也纷纷动起来了。因此,云南相关领导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以此为契机,出台“史上最严”措施,开展旅游市场整治。
《瞭望》:对于云南旅游业下一步的转型升级有何部署及考虑?
余繁:云南有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等。如果这些规划都落实到位,也就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了。总体上,云南布局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推动实现旅游优势资源的更好开发和高效管理,推动旅游业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信息化发展,树立云南旅游“生态、健康、时尚”的特色品牌。目前我们也在起草进一步推动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案,争取近期出台。(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自良 姚兵)
-
国家旅游局局长:厕所根据景区风格建设 不要奇形怪状
记者从全国旅游厕所革命推进会上了解到,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决定,对厕所革命严重滞后的两家5A级旅游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处理。另有10家4A级景区,也因厕所不达标被摘牌。2017-05-27 07:29:22
-
让“农产品”变身“旅游产品”--河南孟津县现代农业样本观察
新华社郑州5月23日电题:让“农产品”变身“旅游产品”——河南孟津县现代农业样本观察2017-05-23 15:39:46

-
生日会大攀比,幼儿园也难逃名利场?
2017-05-27 08:35:21
-
有奖摄影征集丨梦回童年:寻找儿时的记忆
2017-05-27 08:48:59
-
值得借鉴吗?国外这样管理共享单车
2017-05-26 08:54:39
-
关于公积金制度,这些历史你必须知道
2017-05-26 09:31:09
-
不只是高温,6月还有这6大好消息!
2017-05-26 1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