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马背民族”重新上马
2017-07-24 11:56:25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4日电 通讯:“马背民族”重新上马

  新华社记者王春燕、任军川

  “我们蒙古族离不开马。”

  每当问起蒙古族人与马的感情时,这句简单的话往往是被重复最多的答案,仿佛这种感情一旦过多用语言描述,就会变淡。

  锡林郭勒大草原远近闻名的骑手阿拉腾敖其尔就是这样形容他和马之间的感情。说起经常骑的几匹马,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温柔。

  “这匹马还小呢,刚刚三岁。这次带它出来遛一遛,不为了拿名次。”阿拉腾敖其尔骑着一匹通体黝黑的马,等待着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一场小型那达慕的赛马比赛。这匹马的鬃毛被整齐地修剪过,脖子上系着一条蓝色的哈达,像个优雅的绅士。

  马是蒙古族割舍不断的情怀

  被誉为“马背民族”的蒙古族千百年来一直有养马、驭马的习俗。在蒙古语中,马的称谓达300多种;蒙古语歌曲中,以马为主题的歌曲数量仅次于歌唱母亲和家乡的歌曲,排在第三位。

  随意走进一户蒙古族人家中,“马”元素的装饰品或生活用品随处可见:木雕或者陶瓷的骏马摆件,墙上挂着马头琴,客厅里挂着骏马图……有些人把祖辈传下来的马鞍作为装饰品,摆在家里显眼的位置。

  “蒙古马不但是草原上的精灵,也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灵魂。”长期研究马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说,蒙古马具有耐力好、耐严寒、生命力顽强、对饲养环境要求低等优良品性,草原上通常用“蒙古马精神”来比喻“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马,曾经是蒙古族人不可或缺的劳动和交通工具。没有马,牧民的一切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但从上世纪末开始,蒙古族人逐步告别了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加上交通越来越便利、牧区机械化程度提升和草原生态退化等因素的影响,蒙古族人逐渐走下马背。

  西乌珠穆沁旗马文化协会原秘书长浩毕斯哈拉图介绍说,由于养马产业化程度低,养马并不能普遍带动牧民增收,因此大多数牧民在生活压力下首先考虑养牛养羊。

  “以前马就是交通工具,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连交通工具都算不上了,致富怎么可能靠它?”阿拉腾敖其尔的父亲巴·巴特尔说,1989年他用一峰骆驼和一匹马换了一辆二手摩托车,不过没骑几天就坏了。

  在老巴特尔的眼中,越早走下马背,似乎就离致富越近。五年后,老巴特尔卖了六匹马,买了一辆崭新的“幸福250”摩托车;11年后,老巴特尔买了第一台汽车——“北汽212”,之后,汽车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现在全家九口人共有五台车。

  那些曾经在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蒙古马,逐渐衰减至需要紧急保护的境地。内蒙古的马匹存栏量从1975年高峰时的239万匹逐渐下降,到2007年时仅剩不足70万匹。

  马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

  蒙古马的急剧减少,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忧虑。2011年,内蒙古设立三个蒙古马保种基地,政府每年投入1800万元保育2000匹蒙古名马。与此同时,内蒙古各级政府和部门近年来有意识地举办多种以“马”为主题的体育、文化、旅游活动,将“马”培育成能够代表内蒙古的特色品牌。在民间,各地都在探索如何将蒙古马的保护和发展与促进牧民增收相结合,让爱马的蒙古族人在传承马文化的同时发家致富。

  居住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的阿拉腾敖其尔就在传承马文化的过程中,率先过上了小康生活。阿拉腾敖其尔饲养了400多匹马,近年来依靠驯马、赛马、出售改良马驹和开展“牧家乐”旅游项目,这个原本依靠放牧牛羊生活的传统牧民家庭年收入超过百万元,并在2015年建起一幢二层小别墅。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离不开蒙古马。“我从小就开始骑马,根本不知道害怕,父亲把我放在马背上,自然就会骑了。”阿拉腾敖其尔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骑马的热爱愈加浓厚,在15岁那年还专门去哈尔滨马术队学习如何驯马、赛马。

  “学习收获非常大,改变了很多我对马的认识。”阿拉腾敖其尔说,正是这一年的学习让他对一直热爱的“马背生活”有了科学的认识,并开始改良蒙古马。

  2006年,在父亲的支持下,阿拉腾敖其尔用3.5万元的现金和十匹蒙古马换回一匹汗血种公马。改良后的马匹兼具蒙古马和汗血马的优点:身材更高,速度更快,但又像蒙古马一样有更好的耐力,不畏严寒。

  “纯血马和蒙古马杂交的马驹就值钱了,当年就能卖两三万元。”阿拉腾敖其尔家现在仅纯血种公马就有39匹。

  “谁想过靠养马能发家致富呢?”老巴特尔说,在传统观念里,一个牧民养的牛羊越多越富有。可现如今,老巴特尔家使用的两万多亩草场全都留给了马,这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

  38岁的阿拉腾呼亚嘎是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3月,他来到位于锡林浩特南部的凤凰马场上班,每月工资5000元。

  “从小就会骑马,但从没想到骑马还能挣上这么可观的收入。”阿拉腾呼亚嘎说。目前,凤凰马场已经吸纳了周边15名蒙古族牧民就业,其中六名出自贫困户。他们的工作是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表演骑马、套马、骑马拾哈达等传统的蒙古族马术。

  孟克是阿巴嘎旗伊和高勒苏木伊和乌素嘎查有名的养马大户,他饲养的300多匹蒙古马每年能给他带来超过40万元的收入,出售马奶和吸引摄影爱好者来草原拍摄套马、赛马活动是他收入的主要来源。

  孟克说:“近几年人们开始研究马奶的保健功效,喝的人越来越多。每年5月到7月产马奶的季节,我家的马奶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路。”

  “马背民族”再上马

  仅在锡林郭勒盟,每年大大小小的赛马活动就有数百场。锡林郭勒盟摄影家协会主席和平每年都要接待几千名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拍摄大规模的马群以及地道的蒙古族马术活动。奔跑的蒙古马、套马的蒙古族汉子、跑马拾哈达等马术活动,让诸多摄影发烧友们来了一次又一次。

  台湾的摄影爱好者王古山去年冬夏两次来内蒙古,都是来拍赛马。“冬天和夏天的感觉特别不一样,拍过了夏天就想再来看看冬天,辽阔、粗犷的草原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魅力,蒙古马在不一样的季节也有不同的美感。”

  今年1月,锡林郭勒盟草原上的一次拍马活动,吸引到了超过两千多名外地摄影爱好者。

  7月初,第四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开幕。从7月至9月,覆盖内蒙古九个盟市的赛马系列活动将依次展开,除了有汗血马参与的短距离赛马,适合蒙古马参与的长距离赛马活动必不可少,而这也成了内蒙古喜爱赛马的牧民们的节日。

  中华民族大赛马·2017传统耐力赛(科右中旗站)吸引了150对“人马组合”参赛。24公里长的赛道,恰好是蒙古马最擅长的比赛距离,当地一位牧民布仁白乙拉成为最大赢家,他的两匹马分别获得了冠军和季军,共拿到11万元的奖金。

  除了赛马,蒙古马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新窗口。曾经奔跑在草原上的蒙古马,真的登上了舞台,成为舞台剧的主角。《千古马颂》、《永远的成吉思汗》、《蒙古马》等以马为主角的实景剧连续几年在内蒙古各地上演,让游客和观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感受马的魅力。

  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内蒙古的马匹数量从2007年的69.7万匹,增加到2016年的87.7万匹。

  看着儿子在马背上获得了荣誉,给家庭带来富足的生活,老巴特尔感慨地说:“这些都是马带给我们的,我们‘马背民族’终于重新跨上马背了。”

  但“重新跨上马背”这个说法,在从小长在马背上的阿拉腾敖其尔看来,似乎有些“牵强”。“我们蒙古族怎么离得了马呢?我们一直都在马背上。”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孙杨成就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三连冠
    孙杨成就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三连冠
    那座“塔山”
    那座“塔山”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美海军首艘“福特”级航母正式服役
    美海军首艘“福特”级航母正式服役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137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