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题:环保乱作为万万要不得
新华社记者 高敬
近期公布的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情况反馈指出,一些地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多见。有的地方出台“土政策”干预环境执法,有的地方由财政资金为企业治污“买单”,甚至有地方政府为污染企业“背书”,为企业出具排放达标的虚假证明。
眼下,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而且不断提高。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环保工作容不得半点乱作为。
与对生态环境问题袖手旁观的不作为问题相比,地方政府部门乱作为危害更大。环保乱作为,会掩盖本身存在的环境问题,甚至会纵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一个长年超标排放的企业,因为有了政府乱作为的“加持”,摇身一变成为达标排放企业。企业怎么可能再有动力增加环保投入、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呢?仗着限制环境保护部门对企业开展环境执法检查的“土政策”护体,企业排污会不会变得肆无忌惮?
环保乱作为带来的不只是个别企业超标排污这么简单,更恶劣的是这种做法恶化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好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治理污染排放,成本随之上升。但要与乱作为保护下的污染企业同台竞争,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下,好企业发展空间受挤压。而最终受到伤害的是父老乡亲和孙子后代。
如何管住地方政府部门环保乱作为的“手”?
此次中央环保督察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一定要强化环保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依法依规严肃责任追究。只有不断增强中央环保督察的力度,让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都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环保责任,看到环保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后果,才能有效督促地方政府部门在环保工作中大胆作为,但不胡作非为。
相关新闻
-
问责4660人,严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聚焦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
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陆续向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市反馈督察意见。2017-08-02 19:34:58
-
简化审批·加强监管·释放活力——国务院法制办、环保部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答记者问
2017年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2017-08-02 19:04:03
-
京津冀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从速处理环境信访举报案件
今年下半年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将以解决京津冀区域大气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对辖区内污染源点位排查,加大暗查和突击检查的力度,从速处理环境信访举报案件。2017-08-02 17:28:18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图片有奖征集】内蒙古绝美风景你见过多少?
2017-08-02 10:50:08
-
辩客丨“租购同权”来了,会涨房租还是降房价?
2017-08-02 08:29:26
-
考验普京的时候又到了!
2017-08-02 08:29:26
-
丑闻缠身的安倍政府能否逃过一劫?
2017-08-02 08:29:26
-
假如菲佣真的来了,国内家政要如何端好饭碗?
2017-08-02 08:25:02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