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8月23日电 题:贫困帽不能“一摘了之”
新华社记者孙志平、宋晓东
近日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干部把贫困户“摘帽”当成“交差”,认为摘了贫困帽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大功告成歇口气”。这种放松懈怠的精神状态要不得。
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一方面,一些地区贫困户虽然摘掉了穷帽子,但由于脱贫标准相对低,社会保障存在短板,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有的地方,结婚要出高价彩礼。办个婚事,也会返贫。另一方面,有的贫困户虽然收入增加了,但精神上依然贫困,敬神灵缺斗志,陈规陋习犹在。凡此种种,无不在警示我们,摘了贫困帽并不能高枕无忧,也来不得丝毫懈怠。
脱贫不是终点,从脱贫到奔小康仍需闯关夺隘。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全面小康,意味着不仅要脱经济之贫,还要脱精神之贫、文化之贫、社会治理之贫。脱贫攻坚,既是一场致富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变革。摘掉“贫困帽”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只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脱贫”,全社会才能实现美丽蜕变,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实现。
脱贫工作不能满足于摘帽子,更不能止于摘帽子。今年4月,刚刚摘掉贫困帽的兰考紧接着召开了奔小康誓师大会,制订新目标、出台新举措,让脱贫和奔小康实现“无缝对接”。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面貌值得点赞。
“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今,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仅剩3年多时间,全国尚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等待消除贫困。攻坚,越到最后越难,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脱贫之战,承载着人民幸福、凝结着民族梦想、牵动着世界目光。只要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久久为功,不歇气、不松劲、不停步,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决战贫穷、建成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
-
全面消除贫困,中国如何做得到?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绝不是一句空话,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消除贫困!2017-08-22 22:30:36
-
江西确保到2020年全部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
日前出台的《江西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对残疾人开展重点扶贫行动,确保到2020年全省全部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2017-08-22 16:55:49
-
打通产业路 奔向小康路——贵州部分贫困山区脱贫攻坚见闻
立足产业扶贫和增加农民收入,从油菜、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转向发展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并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贵州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2017-08-22 15:48:12

-
摄影征集:小别离,开学季的告别与成长
2017-08-23 08:28:14
-
仇保兴谈城镇化:不要把钢筋水泥放错地方
2017-08-23 08:27:53
-
中国互联网四强集体上阵,联通混改的台前幕后
2017-08-23 08:27:53
-
拉黑微信不常联系人,你失去的可能不止是一座金山
2017-08-23 08:27:53
-
个人境外刷卡超千元要上报 正常刷卡消费不限
2017-08-22 14: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