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4月29日电 通讯:在非洲之角修建铁路的四川工人
新华社记者王守宝
冯云其,1972年出生的四川三台县人,17岁就当上铁路工,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国内修了20多年铁路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还把铁路修到了非洲大陆。
冯云其身板消瘦,个头中等,脸庞黝黑。他话不多,但当谈起修过的铁路,那可是如数家珍。“汶川大地震后修建的成都到都江堰的铁路,以及浙赣铁路、渝怀铁路,我都参与过。”冯云其骄傲地对新华社记者说。
2012年,由中国公司修建的亚吉铁路(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破土动工。该铁路全长700多公里,投资40多亿美元,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铁路于2016年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并促进东非一体化进程,被称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
冯云其2012年来到埃塞,参与修建亚吉铁路,这是非洲大陆上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也是非洲第一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的电气化铁路。
在非洲修铁路不仅艰辛,还时刻面临着危险。2015年,冯云其从亚吉铁路生活营地前往工地上进行作业。突然,前方浓烟滚滚,大群来路不明人士呼喊、咆哮,四处奔走。冯云其意识到肯定发生了骚乱。在危机时刻,电话也没有网络,他没有随群撤离而是马上写了字条,让身边的埃塞籍同事赶紧送到营地通知其他工友,自己则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前往工地警戒,以防项目上的机械被不法分子损毁。
“当时多亏了冯云其,项目和营地及时采取了安全警戒措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亚吉铁路项目一分部书记胡丁回忆说。
冯云其是公认的技术能手,扎钢筋、安装模型、浇筑水泥、开挖掘机,他样样精通,他带出来的埃塞本地技术工人,已有200多个。虽然他已是个领工,但铁路上的重活、累活、脏活,他总是带头干,遇到大风险也是冲在最前头。
东非高原上的雨来得急、到得猛。一天夜里,几声响雷过后,瓢泼大雨倾泻而下,冯云其不假思索,披上衣服就向外跑。亚吉铁路建设中经常要修大型桥梁,而修桥中又要给桥墩挖大型孔桩,孔桩一般位于水沟底部,一旦被大雨引发的激流冲毁,就要破土重来,工程损失不可估量。冯云其第一时间冒雨扛着沙袋给孔桩周围加固,保住了桥梁工程。
5年来,在非洲远离妻子、孩子的日日夜夜,有一件最遗憾的事总是萦绕在他心头。2015年3月亚吉铁路正处在紧急施工期,铁路工人要日夜施工,以保证铁路在2016年彻底贯通。
当时冯云其正在铁路上进行混凝土施工,家里来了电话,告知老岳父已经病逝。听到电话后,冯云其先是沉默了一会,随后又继续埋头工作。他没有向单位请假回家,也没有向其他人说起家中的变故,而是把这件事藏在了心底。
胡丁最佩服冯云其的敬业,“后来在一次铁路的庆祝宴上,平时不怎么喝酒的老冯,独自猛灌了几瓶啤酒,酒后他才把自己一直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老岳父的事告诉了同事,大伙才知道这件事”。
“这让我一辈子都感到遗憾,亲人走了,而不能送最后一程。”冯云其消瘦的脸颊上透着忧伤。
现在铁路建成贯通,看着这条铁路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上绵延,冯云其可高兴了。特别是2016年铁路举办贯通仪式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人来到铁路项目上视察、观摩,又有埃塞总理,又有吉布提总统,又有中国特使代表团,还有那么多中外记者,冯云其格外欣喜。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当时感到太自豪了,能参与这么有意义的大工程,一生值了。”
-
综述:治病救人 造福非洲——中非卫生合作硕果累累
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公共卫生合作列为“十大合作计划”之一,中非卫生合作被提升到新高度,中非卫生合作硕果累累。2017-04-27 16:56:55
-
你支持吗?穿高跟鞋开车被法律禁止
2017-04-28 15:49:44
-
穿越历史长河——用镜头记录我眼中的故宫
2017-04-26 10:46:00
-
多地学校课堂宿舍被直播,你怎么看?
2017-04-28 10:23:18
-
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近十年主题盘点
2017-04-28 10:33:06
-
一起说说,你印象中最有意义的劳动节咋过的?
2017-04-28 10: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