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贝鲁特5月11日电 通讯:“蓝盔勇士”——中国赴黎维和营的铁甲明星
新华社记者李良勇
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里,提起中国营的“蓝盔勇士”,几乎无人不晓。3米多的大高个,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着白色盔甲,圆溜溜的眼睛会发光,胸口一颗红心亮闪闪。虽是一身钢筋铁骨,却显得活泼可爱。
它,就是由中国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亲手制作的“蓝盔勇士”机器人。走进位于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地,便可看到“蓝盔勇士”与一面印着“忠诚于党、热爱和平、不辱使命、作风过硬、业务精湛、不畏牺牲”维和精神标语的T型墙并列站在一起,相得益彰。
谈及为何制作这个机器人,中国第15批赴黎维和部队指挥长蒲毅上校说,初衷是2016年恰逢中国赴黎维和10周年,“想要制作一个既能作为纪念,又能营造营区文化环境,还能对外展示中国军人形象和传递中国和平理念的东西,大家集思广益,利用现有材料,决定做个机器人”。
想法易出,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主创人员之一、中国第15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副分队长尹延涛中校介绍,首先是设计难。大家以前没有做过,也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模仿,只能从网上查一些图片和资料作为参考和借鉴,然后就地取材,边做边琢磨。
其次是材料难。“我们利用淘汰的装备,主要是废旧车辆,再加上一些电脑主机甚至剃须刀零部件等。大家首先想了一个大概模样,预计能够实现,然后照着去收集零件材料。然而,要找到合适、对称的零部件,以及如何把零件变形、包括一些大的零件要切割等,这些都是难题。”尹延涛说。
出于兴趣爱好,再结合个人能力,官兵们自发加入。大家利用闲暇时间,在营区内一处僻静角落的简易工棚里,开始了制作机器人计划。
“首先从脚开始,然而,从把第一个脚掌焊接到钢板底座上开始就出现争议,脚掌要做多大、脚间距多少、怎么样比例才协调。为此,我们停工两天,反复讨论,然后再动手。”另一名主创人员李能红少校说。
尹延涛说:“机器人的武器装备上我们都印上了和平鸽,借以传递和平理念。另外,我们在它左前胸的最显著位置上印上中国国旗。这样,不管谁跟它合影,照片上都会留下中国国旗,从而在不经意间记住了中国。”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高3.08米、重约3.86吨的“蓝盔勇士”诞生了。正如指挥长蒲毅评价,这个机器人从最初创意到制作再到取名,“融入了中国维和官兵的感情,大家带着感情去做、付出了感情也能从中感受到感情”。
蒲毅说,制作完成后,“蓝盔勇士”多次在联黎部队活动场合亮相,产生轰动效应,受到追捧。“它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维和部队的一张‘名片’,曾有幸跟联黎高层所有成员集体合影,这在联黎40个出兵国中还没人有这一‘待遇’。”
第15批赴黎维和部队即将轮换回国,官兵们都对“蓝盔勇士”依依不舍。
尹延涛说:“现在我们要走了,真有点割舍不下。但我觉得它肯定依然会受人瞩目,希望能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与和平。”
-
中国和尼日利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开展联合处突演练
利比里亚当地时间6日,中国第五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与尼日利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开展代号为中尼“和平力量2017”联合处突演练。2017-05-07 18:04:41
-
联合国驻中非共和国维和部队遭袭十余人死伤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9日说,联合国中非共和国多层面综合稳定团(中非稳定团)一车队8日夜遭武装分子袭击,导致4名维和人员死亡、8人受伤,另有一名维和人员下落不明。2017-05-10 06:05:25

-
谁说民族品牌逐渐消亡,这些老牌国货依然坚挺
2017-05-10 14:02:09
-
携手ofo,民族老品牌如何“凤凰”涅槃?
2017-05-10 14:02:09
-
【有奖摄影征集】百姓生活 加入摄友微信群
2017-05-09 13:26:41
-
故宫拟取消现场售票,不会上网咋办?
2017-05-09 09:31:32
-
加班文化盛行,我们如何走出过劳时代?
2017-05-08 10: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