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法兰克福7月3日电 记者手记:追求个性 倾向多元——德国当代青年文化一瞥
新华社 沈忠浩 魏含聿
德国文化往往给人严谨、刻板的印象,就像德国时装店陈列的服装款式,总不如相同品牌在法国店里展示的那样色彩斑斓。不过,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德国青年人有着属于自己的群体文化——拒绝刻板、追求个性,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下,倾向多元的文化体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德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德国人喜欢读书,特别是在地铁上读书,俨然成了一道文化风景。从书店的畅销书单来看,德国人最爱侦探类小说,受众年龄层分布广泛。相比之下,魔幻类小说在青年群体中更受欢迎,而德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有所下滑。
德国蒂宾根大学大三学生纳塔莉·布兰德斯告诉记者,业余时间她喜欢窝在家里喝茶看书,舒适而自在。此外,她与许多朋友都喜欢形式多样的聚会,除了喝酒聊天,经常组织各种游戏比赛和不同主题的派对,有时还会一起烧烤或徒步野营。
当被问到是否喜欢上网、使用社交软件时,她说:“我平时上网时间不多,因为网上没有真实感,身边经常玩社交软件的朋友也不多。我们更喜欢面对面地交换故事,收获分享的喜悦。”
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西本哈尔认为,青年文化没有指导方向,而是群体内相互影响的结果。当下的德国青年群体文化并非全新的文化,大多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的选取与加工,并加入了情感导向。
而在德国青年教师汉娜·麦戈伊看来,德国年轻人的思想独立性强,个体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呈现多元化。
在德国,电影、戏剧、芭蕾舞、室内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有较固定的业余爱好者,且各类爱好者人数较均衡。麦戈伊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有助于多元文化的传播与分享。
以流行音乐为例,布兰德斯告诉记者她喜欢听西班牙民族音乐,因为这种音乐热情奔放,令人轻松愉悦。“不过,身边朋友喜欢的音乐类型各异,有的喜欢摇滚,有的喜欢爵士。我们会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但也坚持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
德国青年群体乐于接受多元文化,追求国际化的文化体验。受欢迎的影视剧、综艺节目大多来自海外,主要原因在于德国电视台引进外国影视剧作品速度快,数量大,内容多样,类型丰富。此外,德国本土影视剧多为伦理、文艺、哲学类题材,整体节奏较慢,不太符合年轻人口味。
中德建交45周年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交流日趋频繁,中国文化日益受到追捧。从语言文字、图书音乐到美食服装、影视戏剧,德国年轻人热切感受来自东方大国的文化魅力。
如今,业余时间学习中文的德国年轻人越来越多。在一年一度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赛区,越来越多的非汉语专业选手崭露头角。在今年5月的比赛中,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贝姆哈德·黑夫纳拔得头筹。
“我期待在中国认识更多新朋友,接触更多中国文化知识。”黑夫纳说,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随着德中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许多德国公司和中国联系密切,学习汉语将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加分。
-
专访:承前启后 中德密切合作推动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取得成功——访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
中国去年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今年的峰会即将在德国汉堡举行。中德可以围绕“承前”和“启后”展开密切合作,与时俱进,推动汉堡峰会取得成功,共同为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作出贡献。2017-07-03 11:21:21
-
记者手记:德国“大象”与“中国制造”共舞展现更多精彩
埃希塔尔,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座小城。时值盛夏,绿意正浓,广袤的田野将小城与繁忙的高速公路分割开来,穿行其间的还有缓缓流淌的河水,远处山顶上则是依稀可见的古堡。2017-07-02 13:13:05
-
在德国居住外国人数量创50年来新高
德国联邦统计局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近两年移民大量涌入,2016年在德居住的非德国籍人数超过1000万,创下自1967年德国建立外国人登记制度以来的最高记录。2017-07-01 19:10:24

-
“沉睡”银行卡或将被销户,合理吗?
2017-07-03 14:07:02
-
送钱送户口送房子!为了留住大学生,这些城市拼了
2017-07-03 14:07:02
-
过半受访者表示高考后选专业受到家长、媒体等影响
2017-07-03 14:07:02
-
毕业季因多种原因被花样扣毕业证 学生该如何维权?
2017-07-03 14:07:02
-
非常重要!这个月领到工资条,一定要看这三项!
2017-07-03 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