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军事 法治 社会 网评 体育 奥运 文娱 传媒 科技 互联网 教育 校园 汽车
核心提示  
  牵动亿万家庭的高考又一次如约而至。社会各界对高考的关注将又一次达到高潮:交警的交通管制、出租车公司爱心车队免费接送考生、陪考家长挤在考点铁门外焦虑地祝福与等待……但这种高度的关注,对考生也许并不是件好事,平常对待效果更佳。 [详细]
请点击参与调查 • 请点击参与讨论
· 皇帝急,太监也急
  高考压力之大,早已是无需论证的命题。考生的前途命运将在这一考中确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无限期望也将在这一试里得到答案。至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更是因为高考升学率反映工作成绩而成为严重的“利益攸关方”,现实利益的重压同样让不上考场的人神经紧张。 [详细]
· 求神拜佛,应试教育之害?
  高考临近,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高三老师,他们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带的学生能有个好“收成”。广西铁路某中学每年派老师到庙里求神,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公开秘密。前些时候,该校五位老师就去过湖南衡山祈祷。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育的压力是一层层往下压的:地方政府将压力传给教育局,教育局传给学校,学校传给教师,教师传给学生。越到下面,压力往往越大。 [详细]
· 关注过度,考生难以承受之重
  毫无例外,从4月份开始,高考改革、高考人数、高校招生……成了各种媒体的主要内容。社会对高考越来越关注,家长提前请假,在考场周围租住,全力陪考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又让商家纷纷而至:高考房、高考餐,甚至有的家长购买医疗设备给考生吸氧……为了高考,许多地方要加大警力,维持交通,保障治安。 [详细]
 
 
相关阅读
 
资料图片:2008年6月7日,一名警察在高考考点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门口摆放交通管制的指示牌。
 
4月27日,安徽省含山中学高三学生将撕碎的纸片抛向空中,减轻心理压力。
 
相关阅读
 
5月7日,江苏无锡天一中学的学生们在减压课上做减压运动。
 
图 郎从柳/CFP
 
· “升学率决定压力”的破产
  今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人数比去年增长4%,考生被高校录取的机会将更大,预计每100个考生,有62个会被录取。我记得多年前自己参加高考时,所在省的招生比例大约是7个考生能录取1个,也就是14%多一点的样子。现如今录取率提高至4倍多,压力应该大大减轻才对。尽管当年大家也都顶着压力,可绝没有像今天来得这么疯狂、变态,其中的原因,当在“升学率决定压力”的常识之外。 [详细]
· 被非理性无限放大的压力
  压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从某种意义上说,升学压力和所有生活中的压力一样,来自对现实利益的期望和追求。当利益唾手可得,你不会感到压力;当所求经过可以承受的努力付出就能得到,你虽有一定压力但仍会信心十足;当对欲望的期盼和自身实际条件与能力存在较大乃至无法拉近的落差,巨大的压力就会产生,并使人深陷挫败,难以自拔。 [详细]
· 误入歧途的“病急乱投医”
  高考不出彩,关系到少则几百,多则上万的奖金,关系到下一年度有无可能带高三,分数线、升学率,以及附于其上的利益奖赏,这才是关键,为了这利益所系,这些高三的老师们便无所不用其极,梵音经语,他们未必真信,但聊以减压,这荒诞表象背后的真问题,是受困于高考指挥棒下的病急乱投医。 [详细]
· 家长,老师,请不要把自己的筹码强加给孩子
  经常有专家在考前叮嘱考生:对待考试要有平常心。但是需要摆正心态的不仅仅是这些孩子,我们的家长、老师、媒体、政府工作人员……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需要平常心。给高考趋向一种生活常态的机会,复原其考试的单纯面目吧。 [详细]
· 平常心更利于考生发挥
  全民关注高考,体现了对考生、对知识的尊重,很有意义,但过分的关注与素质教育、淡化应试的教育指导思想相违背。现在对高考关注热潮不减,依然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还有待发展,应试教育依然占据着绝对的市场,这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些年不断的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其实,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不管是报考人数还是录取率,都有大幅度提高,今年的录取率将近62%,高考已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越来越成为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 [详细]
· 让高考压力成可以承受之重
  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网友说:“高考就是一个大熔炉,经过这个高压催化,你才能成为一块纯粹的好钢,硬度大、可塑性强,煅造出迎难而上、自信勇毅的人格和意志。”无论结果好与坏,只有经过高考压力的锤炼,人生才能从稚嫩走向成熟。意志因磨砺而坚强,人生因磨难而丰富。这种无形的收获会比一次高考的结果更能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详细]
 
 
 
相关阅读
 
4月27日,安徽省含山中学高三(15)班学生齐声高喊“15班,必胜”,为自己加油鼓劲。
 
高考猜题“吹破天” 惩治却遇难
 
高考考场 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网评频道 周娜娟
  每年今日此时,高考都是谈论最多,最热的话题。压力,是包括考生在内一大批人最直观的感受。数据显示,今年录取率将近62%,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何压力却越来越大?全部归结为应试教育恐怕不够客观。古代八股考试也应试,怎不见全民行动为赶考?高考与现实利益挂钩程度才是压力不能承受之重的根源。现代人累啊,考上了大学不等于进了好大学,进了好大学不等于能找到好工作。不过话说回来现代社会谁没点压力?正确的对待压力,把压力化动力,疏解过度的压力,才能还原高考的本来目的,素质教育也才会有更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
  往期话题
Copyright ? 2000 - 2009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