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中部战区陆军某师:胜利的血脉奔流不息
2018-04-08 21:18:2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石家庄4月8日电 题:中部战区陆军某师:胜利的血脉奔流不息

  樊永强、张雅东、李一叶

  长征路上,毛主席题赠“英勇胜利”四个大字予以褒奖;朝鲜战场,《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述的故事感动着几代人……

  穿越战火硝烟,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了一次次辉煌胜利的中部战区陆军某师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我军第一支数字化师。

  春天,踏着新时代的奋进鼓点,我们走进这支英雄辈出的胜利之师,感受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崭新风采。

  战天斗地、挑战极限,实战化训练氛围扑面而来

  春回太行,易水之滨,一场合成营城市攻防战悄然打响。

  凭借战场态势实时感知、指挥控制高效快速的优势,红方四辆战车相互协同,强行突入城区。败退蓝方依托城镇建筑物,据点反击。

  跃进、匍匐、突击,在装甲战车火力掩护和无人机的精确引导下,红方清残小组闻令出击。残垣断壁间,激光模拟对抗系统发出的红蓝烟雾此起彼伏……

  战斗结束,合成营营长乔意成跳下战车,直奔一旁的临时指挥所,复盘讨论随即展开。“火力配置不优、协同配合不紧密!”乔意成的检讨发言,言简意赅又直击要害……

  这是他在野外驻训的第90天。1月3日,现场聆听新年开训动员训令后,全营官兵就以全员全装的拉动方式展开野战化驻训。从零下10℃到零下20℃,官兵们在野外按实战要求部署、住车边帐篷、保持全时戒备……

  官兵们不畏严寒、战天斗地,不惧伤病、挑战极限的训练热情和动力从哪里来?

  统帅一声令,挥戈向打赢。

  “几个月来,习主席训令里的每个字都重重地砸在全师官兵心上。”师作战指挥科科长李世广感慨地说,“打赢未来的数字化战争,还需要我们拿出战争年代攻必克、守必固的那股韧劲和狠劲。”

  破除“和平积弊”,让训练等同于打仗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在直罗镇战役中,毛主席曾题赠“英勇胜利”四个大字予以褒奖;在朝鲜战场一个叫“松骨峰”的山头,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一个美军团,某团三连官兵毫无惧色,殊死一战,最后仅剩7人。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这支新型精锐力量能否与前辈一样敢打必胜?

  盯紧未来战场,一场全师范围内破除“和平积弊”专题大讨论随即展开——

  “作为机关股长,关注自身本职业务多,聚焦主责主业少”“作为连长,专业训练不按作战流程,我负主要责任”“作为车长,炮车射击不敢相信最新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仍是传统老办法相信眼睛看到的”……从党委机关到基层营连,每名官兵从细节入手深挖,从末端着眼纠治,以准备打仗之姿向“和平积弊”开刀。

  “战场没有旁观席。”正在驻训的某团副团长陈永峰告诉记者,“破除‘和平积弊’,就要让训练真正等同于打仗!”

  硝烟滚滚、铁甲轰鸣的训练场上,全师上下正掀起一股全员全装实战化训练新热潮——

  实弹射击,官兵们操作某型主战装备射击超过设定距离15%,战车连射次数抵近装备性能峰值,10余项作战指数突破教材规定;

  手榴弹实投,50米范围内,分布着多个不同姿态的“模拟人”,官兵要求在30秒内随机变换“投、抛、掷、摔、塞”5种姿势毁伤目标,真切体会什么是真实战场……

  “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装备先进了,责任更重了。”刚刚驾驶新型坦克完成战术机动的一级军士长丁辉说。

  近几年,这位有着25年军龄、驾驶过16种车型、曾参加4次大阅兵的“五特精兵”,亲历了中国军队数字化建设的全过程,对于从“钢铁比拼”到“硅片较量”的巨变有着最真切的感受。

  “习主席视察部队后,我们搞实战化练兵备战的胆更大、气更足了。”丁辉说,一股无往不胜的“钢气”、敢打必胜的“底气”、思战研战的“志气”,正在大伙心中生根发芽。

  曾几何时,单装操作、班排战术、营连协同、实弹射击,是装甲部队一以贯之的训练步骤。今年刚开训,他们就一反常态,掀起了实战化训练升级的狂飙。

  三个多月来,官兵们探索运用“合成战斗连+支援保障连”的编组模式和任务式指挥模式,变“先训后考”为“先考后训”,从“一锅煮”到“分类训”,根据力量编成新变化,探寻新的组训方法和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提升战场感知和兵种协同能力,实现了模块编组、离散配置、分布交互指挥、同步联动作业,探索形成多套不同环境下数字化部队的新训法新战法。

  习主席在视察这个师军史馆时曾说,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习主席的这句话讲到了我们全师官兵的心里!”排长张万玉,是全师有名的“坦克杀手”。对于“钢”和“气”的认识,他有发言权:入伍七年来,他创下了发射某型反坦克导弹33发33中的不败记录,“我刚入伍时,那时导弹贵,几年轮不上打一次实弹;现在,我们一年就要打好几枚!钢多了,气要更足。”

  记者问张万玉对哪一次射击印象最深,他的回答自信有力:“下一次!”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頔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768112265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