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德国汉诺威4月25日电 专访:机器人就像新式武器,现在需要新战术——访日本发那科公司德国分公司新闻发言人
新华社记者袁帅
随着机器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制造业应探索如何将机器人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在生产流程中,发展出全新的生产模式,日本发那科公司德国分公司新闻发言人伯恩哈德·福伊齐克24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汉诺威工博会)现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机器人就像新式武器,”福伊齐克说,“现在新式武器有了,相关产业需要探索能将这种新式武器威力发挥出来的新战术。”
发那科公司1956年诞生于日本,是世界领先的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其研发能力长期独步业内,广受称道。
记者走近工博会上发那科德国分公司的展台,远远就看到一款大型机械臂托举着一辆汽车上下移动。等走到跟前,只见二十多款机械臂机器人由小到大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福伊齐克介绍说,发那科公司此次带来了用于搬运、装配等多种用途的几十款机械臂,最大一款可承受2300公斤的负荷,最小一款自重仅19公斤。其中最具前瞻性的产品包括一款使机器人操作和编程更为简便的机器人控制器以及协作机器人。新款机器人控制器改进了操作界面,借助内置的引导教程,首次操作者可以在30分钟内为机器人的简单操作编制程序。
目前常用的机器人在启动后,人员需要与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协作机器人则可以实现工人和机器人近距离协作,适用于零件搬运、装配等流程。由于其内部加装了传感器,机械臂在碰到人后会暂停,可以避免伤害到人。
福伊齐克说,今后机器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不断加强人机协作性。首先,机器人的操控与编程将会日益简便,5至10年后,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操控机器人将成为普遍现象;同时,机器人的多任务适应性将得到发展,随着编程方式简化,机器人的工作编程易于修改,今后可在流程中迅速转换多种角色,承担多个岗位的工作。
谈及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意义,福伊齐克说,单纯讲提高生产效率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机器人技术,制造业可以改变生产流程和生产方式。未来能否发展出一套创造性的生产方法,对于企业的生存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
你喜欢我吗?——全球首次智能机器人记者的人机对话
作为新华社特约记者,佳佳与美国著名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人工智能专家巴特·塞尔曼进行人机对话,被认为是全球首次由高仿真智能机器人作为记者与人进行交互对话。2017-04-25 16:13:08
-
专访:首次机器人记者采访只是智能时代的一小步——访“佳佳之父”陈小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说,“对话期间的许多不可预测性,对我们也是挑战!”2017-04-25 15:24:08
-
全球首个机器人记者与科技大咖“失控”对话
中国智能机器人佳佳24日作为新华社特约记者越洋采访了美国著名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这是全球首次由高仿真智能机器人作为记者与人进行交互对话,专家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2017-04-24 15:25:00

-
什么让高铁盒饭成为舆论界"网红"?
2017-04-25 09:58:43
-
牛!故宫周边王府井大街北段开拆违建
2017-04-25 09:50:56
-
婚礼成本有多高?最壕上海吓哭你
2017-04-25 09:46:11
-
注意!这些手机APP恶意“吸费”
2017-04-25 09:44:32
-
达康书记为何那么怕GDP往下掉?
2017-04-25 09: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