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荣启涵 方沁茗)泛黄的纸张、古旧的木牍、现场展示象形文字书写……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办的“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北京站)于7月25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概说、民族遗珍、薪火相传、书香中国、保护工作概览五个部分,精选了现存少数民族古籍中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文献价值的珍贵原件共178册(件),以及部分省市区30多年来整理出版的少数民族古籍大型出版成果16种、1000册。展品涵盖东巴文、彝文、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古壮字、布依文、水文、藏文、八思巴文、傣文、回鹘文、蒙古文、满文、察合台文、于阗文、佉卢文、突厥文等18种文字,通过实物展示,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少数民族古籍特有的文化魅力。此外,展览还安排了纳西族东巴现场演示象形文字东巴文书写。
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李晓东介绍,这是30余年来首次对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大规模集中展示,也是首次进入国家博物馆展览。本次在京展览将持续至8月4日。截至目前,该展览已先后在广西南宁、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举办。巡展活动旨在全面展示30余年来国家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普查、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工作取得的成就,增强观众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提高古籍保护意识,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义。
相关新闻
-
西藏对濒危古籍进行抢救性保护
边巴次仁说,在长达七年的普查工作期间,西藏三级古籍普查工作人员已基本完成除昌都市外的其他各地(市)普查工作。2017-06-25 19:09:29
-
云南借力“专家+志愿者”模式完成少数民族古籍实验性修复
为破局古籍修复人才稀缺困境,云南省近年来采取“专家+志愿者”模式充实古籍修复力量,提速古籍修复步伐。2017-05-11 10:38:01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图解:2000万北京人最真实的24小时
2017-07-25 16:45:08
-
厉害了!在这些领域,中国称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
2017-07-25 10:06:58
-
涨知识 | 胡说八道是哪八道,六亲不认是哪六亲?
2017-07-25 10:06:58
-
执纪审查期间为什么以同志相称?
2017-07-25 10:06:58
-
九成高考状元志愿出炉,医学专业无人问津
2017-07-25 10:06:58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