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王者归来”荣耀背后几多艰辛 探秘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2017-07-26 07:47:0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2007年1月2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珲春自然保护区参加清套巡山活动。(珲春自然保护区提供)

  ▲2014年11月25日,珲春林业局用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的东北虎视频截图。(珲春自然保护区提供)

  ▲2010年8月29日,东北虎文化节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宗巍摄

  在中国谈起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古以来,虎就受到人们敬畏、崇拜,它以体态雄健、气势威猛、行动迅疾,以及额头上的“王”字,被视为力量、勇武、威严乃至权力的象征,尊为“兽中之王”、“镇山之神”等。

  中国的虎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字、语言、文学、雕塑、绘画、戏曲、民俗,以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儿歌中,虎的形象无处不在、深入人心。远古时代有虎图腾崇拜,民间有穿戴虎头鞋帽和张贴老虎年画的习俗,汉语中有虎啸生风、生龙活虎、藏龙卧虎、如虎添翼、将门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许多成语。

  然而,人们崇虎敬虎的同时,降虎伏虎的事时有发生。中国是老虎的起源国,拥有的虎亚种最多,但现存野生虎种群只有几十只。更令人尴尬的是,就在各方争论是否存在野生华南虎的同时,有些专家悲观地断言:野生东北虎在中国也已绝迹!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森林采伐过度,食物链中断,野生东北虎逐渐消失。几十年间,长白山林海绵延千里,回荡的不再是虎啸,而是关于东北虎的传说。

  让人惊喜的是,莽莽长白山,而今重现虎跃重山之景,频传虎啸生风之声!经过各方不懈努力,目前吉林省境内野生东北虎已达到27只,东北豹恢复到42只!监测结果还显示,这些野生东北虎超过半数为亚成体和幼体,并且已有5个虎家族在吉林省生存和繁衍。

  从杳无踪迹到频频现身,从岌岌可危到安家落户,从人虎对立到平和相处,“百兽之王”的归来之路,铺满了一个个神秘又精彩的故事,诉说着太多的荣耀和艰辛。

  今年7月29日第七个“全球老虎日”前夕,记者一行深入吉林省长白山林海,走进刚显雏形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巡山员一起上山护虎,跟着他们的脚步,听着他们的讲述,一点点追寻“王者归来”的踪迹。

  与野生东北虎“遇见”,如今不再是新闻

  虽是酷暑时节,长白山森林里却十分清凉。走在大荒沟林场的山中小径,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高大斌讲述着一个个当地人与野生东北虎“不期而遇”的故事。每到故事结尾,他都会特意加上一句:过去碰上老虎,够炫耀三年两载的;现在上山遇见老虎,早不再是新闻了……

  记者一行到达珲春——这个吉林省最东部的城市之前,珲春一位朋友就在朋友圈里爆照,当地村民放养的牛被老虎咬伤;隔两天,这位朋友又爆照,又有一头牛被老虎咬死。在珲春,老虎现身最近的地点,居然距离市区不到10公里。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多分布于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等地。受栖息地破坏、人类乱捕滥杀等因素影响,野生东北虎从上世纪开始锐减,全球现存数量仅有数百只。珲春,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两个虎豹公园和哈桑湿地接壤,是我国野生东北虎活动最密集的地区,也是野生东北虎在中俄两国“自由串门”的关键生态廊道。

  2001年,我国第一个以东北虎豹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珲春自然保护区成立,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立后,原珲春自然保护区成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根据试点方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东起珲春市林业局青龙台林场,西到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南自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东京城林业局奋斗林场,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以吉林省为主,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

  在多位野生动物保护专家看来,这片区域是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特别是从珲春、汪清两地东北虎豹栖息地现状看,划定这片区域,开展国家公园试点,有利于增强东北虎豹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完整性,推动野生东北虎豹整体保护和系统恢复,进而实现种群稳定繁衍。

  穿行在大荒沟林场的森林里,可随处看到老虎出没的安全提示。林场职工介绍,在这片区域和野生东北虎“见面”的几率很大,遇到老虎一点儿也不意外。去年7月份,当地一只野生东北虎下山的小视频刷爆朋友圈。视频中,主人公从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钻出来,憨态可掬。拍摄到这段视频的珲春市民孙先生表示,听到村民发现老虎的消息后,他驱车赶到这里,没想到老虎还在。他就在距离老虎不远的地方,用手机拍下了几段视频和一些照片。

  距离大荒沟林场不远,就是汪清县境内的天桥岭林业局。今年5月底,当地林蛙养殖户发现疑似野生东北虎的足迹和粪便,后经国家林业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鉴定,确认是一只成年雌性东北虎。天桥岭林业局局长曹永福说,从2008年9月份以来,这是天桥岭林业局区域内第31次发现野生东北虎活动信息。

  老虎处于食物链顶端,有虎生存的地方,食物链是完整的。“王者归来”“虎影频现”显示自然生态归于良性循环,天然动植物物种逐步丰富。到保护区工作至今,郎建民已和野生东北虎打了16年交道。与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主任的头衔相比,他更喜欢别人叫自己“郎老虎”。谈起这些年的变化,他深有感触地说,随着天保工程实施、自然保护区设立,特别是地方政府全面实施禁猎等措施,当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食物链逐渐完善,野生东北虎成长繁衍的环境又回来了。

  从珲春到汪清,从林场到保护局,很多人向记者谈到,近年来通过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东北虎豹种群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专项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吉林省境内共生活着5个东北虎家族,全省共监测到野生东北虎27只、东北豹42只,这与1998年中、俄、美科学家在长白山林区调查发现的6至9只东北虎相比,有了明显增长。

  随着数量增多,野生东北虎开始从边境一线向内地扩散。特别是在距离吉林省省会长春直线距离不到300公里的黄泥河林业局,多次发现野生东北虎的踪迹。最让人惊讶的是,2015年12月,吉林省蛟河市境内的胜利河林场的雪地上,巡山人员发现疑似大型猫科动物脚印。几天后,经吉林省林业厅专家鉴定,确认为东北虎脚印。而这里,距离长春市区距离不到200公里……

  执着与坚守,他们“蹚出”百兽之王回家路

  2002年2月10日,对于野生东北虎保护来说,是黑暗的一天。许多年之后,面对常见报端的野生东北虎消息,很多人还会记起这个特殊的日子。

  这天,一只受到重伤的野生东北虎虽经多日抢救,因肺部脓肿,肝、肾功能严重衰竭,最终不治身亡。参与现场救治的保护区工作人员说,他们接到消息赶到老虎受伤现场时,发现这只老虎被套子牢牢套住颈部,气管和食管都被勒断。

  在长白山区,被套子勒死的老虎绝非一只。

  套子,勒死野生东北虎的工具,简单到就是用一根小拇指粗的铁条围成的一个圆圈。偷猎者将其固定到树干上,用来捕捉野猪、狍子等动物。不幸的是,野生东北虎行走中不小心同样会被套住脖子。

  “老虎这种动物的习惯就是勇猛向前,不喜欢退缩,一旦脖子被套住,就会用力挣扎、摆脱,但它越是这样,就会勒得越紧、越深,最终酿成悲剧。”珲春市天和东北虎保护协会秘书长李志兴说。

  长白山区,历史上是野生东北虎豹生存繁衍的家园。这里植被茂盛,动物资源丰富,野生东北虎豹“衣食无忧”。但是,当人为破坏因素导致老虎远遁他乡、虎啸渐成传说,当威风凛凛的老虎只出现于影视作品、且常被蹩脚动画代替时,保护区工作人员一个个痛不欲生。

  痛定思痛,他们下定决心:就算用脚“蹚”,也要一步一步“蹚”出野生东北虎的回家路。

  每到冬季,当厚厚的白雪覆盖住莽莽长白山区,清套行动就会展开。他们和边防部队、森林公安一起,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踩着没膝的积雪,在深山老林中寻找偷猎者留下的套子。他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少一个套子,野生东北虎的生命就少一分威胁。

  2008年1月,新华社记者曾跟随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名志愿者,一起上山清套。记忆犹新的是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下,相机电池很快耗尽,行走在深山密林雪地之中,脸上吹着刺骨寒风,后背上全是汗。每天晚上下山,看着收获的“战利品”——大大小小的套子,大家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滋味。

  冬季上山清套,只是日常工作一小部分。长白山区野生东北虎豹有几只、活动范围有多大、食物链是否完整、习性有什么特点、如何监测行踪……保护区成立之初,绝大部分人员对于如何保护野生东北虎豹完全陌生,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缺少设备,他们只能下笨功夫,一点点地学习,一步步地摸索。春夏秋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这里的山山水水,尝尽极端条件下野外作业的艰辛,也收获“百兽之王”回归的欣慰。

  高大斌常年在深山里的马滴达保护站工作。每天7点多钟,他们就会启程出发,带上干粮、GPS等设备,蹚河溯溪,遇岭翻岭,一般都是天黑才下山。遇到专项调查,常常十天半月都在山上,饿了啃几口干面包,渴了喝几口山泉水,晚上借宿农家。回忆起上山的日子,他说“那是人生中最充实、最快乐也最辛苦的时期”。

  “有一次差点挂了。”高大斌回忆说。那是冬季大雪封山之时,他和同事郎建民巡山返程,遇到一个几十米的陡峭山崖。两人商量后决定,高大斌先试探向下攀几米,另一个再接着下。没想到的是,高大斌在下面张开双手准备接郎建民时,意外发生了,郎建民滑倒后急速下坠,眼看冲到身边。危急时刻,高大斌弯腰去接,巨大的冲力让两人同时下落,万幸的是,急速滑落十几米后,一棵长在山崖上的大树挡住了他们……

  十几年来,从最基本的足迹识别到毛发采集,从GPS、红外线相机的使用到新引进的SMART巡护系统,野生东北虎豹巡护工作已从常规化巡护升级到数字化管理。他们的巡护智能化水平也在提升,可通过电脑分析制定巡山计划,而无人机等现代化智能化设备更为巡山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他们还定期邀请国外老虎保护专家来到珲春,现场学习相关保护技巧,及时获得国际前沿信息。

  “没有亲身体验,就难以体会他们的工作是何等艰辛,何等寂寞。”珲春林业局局长王越不无感慨地说。正是一个个郎建民、高大斌,正是他们的执著与坚守,一步一步点亮了野生东北虎的回家之路。他们,就是野生东北虎的保护神。

   1 2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相关新闻
  • 哈尔滨持续“中暑” 人与老虎皆“吃不消”
    哈尔滨市气象台从5日开始连续两天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7日,哈尔滨市城区温度仍维持在35摄氏度左右。
    2017-07-07 15:28:28
  • 重庆村民拆房发现战国古剑 剑身有疑似老虎图腾
    专家判断古剑或为战国时期的巴国柳叶剑,每把市场价值5万左右 区文管所专家表示,巴国柳叶剑在永川很少出现,之前只在朱沱出土过这种剑。记者咨询了区文管所副研究员王昌文,他告诉记者,巴国柳叶剑在永川发现很少,这种剑形似柳叶,之前只在朱沱出土过。
    2017-01-16 07:05:55
  • 高原的精灵,人类的朋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科考见闻录
    青藏高原,历来被生物学家称作“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生存着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日,新华社记者随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走进羌塘草原,追寻高原精灵的足迹。
    2017-06-25 18:43:58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浙江:冰洞避暑游
    浙江:冰洞避暑游
    盛夏消防练精兵
    盛夏消防练精兵
    情暖太行山区留守儿童
    情暖太行山区留守儿童
    “发现”号在南海采集到大量冷泉生物
    “发现”号在南海采集到大量冷泉生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137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