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祭海为何不出海?——山东“渔村振兴”见闻
2018-04-20 18:22:5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济南4月20日电 题:祭海为何不出海?——山东“渔村振兴”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阳

  “谷雨时节,百鱼上岸。”曾经渔民忙活修船补网、添置渔具、“骑着谷雨上网场”的出征日,如今变成了只祭拜海神、不践行出海的文化节日,部分渔村从事渔业捕捞的村民已不足一成。渔民“洗脚”上岸有了什么新营生?正值扬帆出海的捕捞旺季,记者深入山东多个渔村,寻找“渔村振兴”的新“海文章”。

  “吃海”不捕海 渔民上岸把钱赚

  农历谷雨一大早,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的龙王庙前就已聚集了许多前来祭拜的渔民。他们纷纷将准备好的饽饽、整猪抬出,点燃鞭炮,祈愿今年出海平安、满载而归。

  “以前,过完渔民节,渔民们就该出海捕鱼了,但这些年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出海打鱼风险又大,越来越多渔民‘洗脚’上岸了。”70岁的院夼村老渔民王建波说。

  祭海仪式举办时,院夼村村属企业海龙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3名工作人员很遗憾没能参加。此刻,他们正在葡萄牙,与那里的企业家商谈公司鲐鱼片、鲐鱼干等食品的出口问题。原来,他们的鱼产品近年已经远销日韩、欧美等地。

  近年来,山东许多依靠捕捞业发展起来的渔村,转身从海产品精深加工、对外贸易上做文章,实现渔村转产、渔民转型。

  “过去简单粗放地‘向海要饭’已经无法支持乡村振兴,我们正在积极加快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院夼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明说。

  与院夼村相邻的朱口村,曾经的经济支柱也是近海捕捞,但最近渔民涉及多种渔业相关的加工业。其中,裙带菜养殖及精制加工的份额在山东全省名列前茅。

  “我们村集中发展裙带菜养殖及精制加工,如今种植面积已从2000年前后的不足800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0亩以上,九成以上出口日本,且供不应求。”朱口集团党委书记陈义说,这个村仅裙带菜便帮助了千人就业,其中本村的就有三四百人。

  留住乡愁 年轻人回到老渔村

  院夼村祭海仪式当天,除了有当地村民参加外,还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赏民俗、吃渔家饭。

  湖北游客曹虹和她老公,就来到威海石岛管理区宁津街道东楮岛社区,感受渔家文化。“我和老公刚退休不久,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这里有很多特色的海草房,特别漂亮,就过来看看。”曹虹说。

  其实,东楮岛依托文化和渔业资源转型发展旅游,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情。

  “我从1993年当渔民,一直干到2015年。上世纪90年代,东楮岛几乎家家捕鱼,如今还在捕鱼的应该只有个位数了。”40岁的东楮岛“渔品鲜”渔家乐老板杨华说。

  2016年年初,杨华刚开渔家乐时,当时东楮岛的渔家乐还只有六七家,两年过去,村里渔家乐已经超百家。杨华告诉记者,前两年房间少时,一年也能挣上六七万元,等到新的房间收拾出来,挣的会更多,“比出海捕鱼要轻松多了”。

  “在推进传统渔村振兴过程中,我们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依托文化和渔家特色发展旅游,还能保护好传统村落。”东楮岛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军威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村庄和海草房的历史渊源。

  渔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抓手,而且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了老渔村。

  在长岛县北长山乡店子村,29岁的冷厚晨三年前辞去了在烟台房地产公司的工作,回家帮助父亲打理渔家乐。三年间,掐准“家庭亲子游”的休闲需求,冷厚晨主打“地中海风”的民宿项目,借着社交媒体互动的东风,屡屡登上游客热搜榜单。

  “现在国家政策好,发展渔家乐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像我这种不会打鱼的年轻人也可以大显身手了。”冷厚晨说。

  “转航”升级 谱写渔村振兴“海文章”

  近年来,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海洋渔业绿色生态发展先进模式,不仅国家高度重视,也已经在山东的小渔村“生根发芽”。

  谷雨前后,来自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的400余名游客专程来到东楮岛海洋牧场。游客们分批坐船来到去年刚刚投入使用的东楮岛多功能海上平台,深入东楮岛海洋牧场腹地进行海上观光和休闲垂钓。“我们可以采摘牡蛎、海虹、抓河豚、钓螃蟹,享受不一样的渔家风情。”一位吉林游客兴奋地告诉记者。

  荣成东楮岛旅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去年暑假时,东楮岛海洋牧场日接待游客量最多时能超过2000人,预计今年会持续增加。

  今年3月,为推动生态用海、科学用海,推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山东印发《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三年计划》,提出到2020年,示范区总数量达到70处左右。

  如今,山东许多渔村都已初步构建了集海上生产、休闲垂钓、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住宿餐饮等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推动渔村振兴的综合效应不断放大。

  谈及传统渔村转型,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专家吕振波说,这不仅有利于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可以加快培育涉海服务等新兴产业,做好新的“海文章”。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志强
相关新闻
  • 浙江台州四百余名“滩长”守护最美渔村
    在浙江温岭市石塘镇五岙村,曾经无人居住的石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处处诗意栖居的海山民居,“最美渔村”的名号早已被人们叫响。石屋、阳光、沙滩、港湾为石塘带来了80多万人次的客流,旅游创收达1.2亿元。还滩于海、还滩于景,如今,“滩长制”的落地不仅护了渔、治了水,更为台州沿岸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
    2018-03-29 09:28:06
  • 昔日小渔村 如今变枢纽——厦门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随着“中海大西洋”轮最后一根缆绳解缆完成,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顺利完成了200艘次20万吨级船舶靠泊作业。
    2017-06-19 10:55:06
  • 不是“东海渔村”,而是“东南巨镇”——考古发现改写人们对上海历史的认识
    曾经,人们以为他只是近代开埠后走向繁华的“东海渔村”,遂有“百年看上海”之说。但日前公布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将上海文明的画卷延展到唐宋时期。一个人口、贸易、宗教都极其繁盛的“东南巨镇”——青龙古镇,从只有寥寥数笔记载的文献中走了出来,渐渐清晰了轮廓。
    2016-12-14 18:04:17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贵阳:狮子“兄弟”组团卖萌
贵阳:狮子“兄弟”组团卖萌
柳树“打针” 抑制飞絮
柳树“打针” 抑制飞絮
江苏太仓举行水上搜救综合演习
江苏太仓举行水上搜救综合演习
紫藤花开
紫藤花开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12271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