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首个地下云图网开建 预报地震能否实现?
2018-05-13 08:05:5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十年过去了,提起那场大地震,我们仍然深感痛心。几天前,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发布消息称,其已在四川、云南两省开始建设中国首个地下云图网。

  这张云图网并非现实意义的网络,而是一整套系统。建成后一旦得到验证,将可以实现对于云图网覆盖地区的地震预报。这意味着,地震预报这一困扰全世界的难题,可能被打破。

  北青报记者对地下云图网带头人、减灾所所长王暾博士进行了专访。

  能否像预报雨雪一样预报地震?

  北青报:地震预警和预报有什么区别?

  王暾:预警,意味着地震发生后被立即探测到,然后向有可能波及到的区域发出预警。预报,则是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出某一区域可能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必要的话,发出警报。

  目前,我们团队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而地震预报方面,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类似于地下云图网的系统建成。

  北青报: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系统,如何实现地震监测和预报?

  王暾:目前的规划中,川滇地下云图网拟在四川、云南建设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其中,每一个传感器监测的是在两三秒内能够反映地下8-20公里的应力和能量的物理量。这样我们就能够快速、实时地知道地下8-20公里的应力和能量的变化。传感器实时监测的数据,再通过网络传输到预报中心,预报中心汇集这些数据后可以自动生成地下云图。

  通过地下云图,我们可以实现地震的预报。

  北青报:地下云图怎么形象地理解?

  王暾:实际上,地下云图反映的是地下8-20公里的应力和能量的动态演化图。在视觉表达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天气预报中所绘制的动态云图。云图中有一些云彩在上空飘,对应到地下,也是这个意思。天气预报所用云图里,如果这个地方云彩多,那么很可能就会下雨。地下云图中,应力大的地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就高,震级则和应力区域的面积有关,发生的时刻和“应力云”变化的速度有关。

  这套系统什么时候能发挥作用?

  北青报:您反复提及地下8-20公里,为什么选择监测这样一个范围?

  王暾:历史经验表明,对人类有破坏性的地震的震源深度几乎都小于20千米,例如海城地震、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的震源深度都小于20千米。另外,震源深度小于8千米的地震的震级难以很大,因为深度太小时,应力和能量积累难以很大,所以震源深度小于8千米的地震的震级一般小于5级。因此,川滇地下云图网的主要科学目标是解决浅源(深度小于20千米的)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科技。

  北青报:这套系统什么时候能发挥作用?

  王暾:我们发布消息时,说的是期待着未来用1到2年建成川滇地下云图网,但目前来看很可能用不了那么久,也许今年有望建成。总之,地下云图网组建完成后,将再用3年左右,采集10个左右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的案例,进行地震预报的内部技术试验,再进行地震预报的逐步公开试验,若成功,将通过政府进行基于地下云图的地震预报的公开服务。

  由于四川、云南自身的特点,其地震发生频率比较高,统计显示,其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大于3次。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在3年内采集10个左右5级以上地震的案例。

  系统预报精度如何?

  北青报:如果成功,建成后的系统预报精度如何?

  王暾:地震预报只能给出一个时间区间,不可能精确发震时刻;地震预报只能给出震中的区域,不可能精确到一个点。

  举个例子,如果系统验证成功,那么从今天为原点,预测未来三周或者三天甚至三小时,某一个区域内地震发生的概率是可能的。但无法精确到告诉你几点几分,在哪里一定会发生地震。当我们预测地震发生的概率达到一个需要警戒的值的时候,将根据规范发出提醒,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北青报:如果成功,会把技术推向国外吗?

  王暾:这是一定的,我们始终定位在服务全人类的角度。因为地震预报,是造福于人类的事情,不是一个用来赚钱的事情。如果成功,会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创新能力。

  (李岩)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宙超
相关新闻
  • 汶川地震10年 四川“热烈欢迎亲人回家!”
    四川永远不会忘记,援建省市与灾区人民心手相牵,把灾后恢复重建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倾尽全力参与支持,为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川永远不会忘记,各援建省市3万多名援建干部,11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建设者,跋山涉水、远离家乡,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重建一线,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2018-05-13 07:54:39
  •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口援建感恩致谢座谈会举行
    5月11日上午,随着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唐家山堰塞湖跨湖大桥最后一块桥面梁板架设完成,唐家山特大桥顺利贯通,预计今年8月底具备通行能力。蒲滔摄/光明图片  本报成都5月12日电(记者李晓东 见习记者冯帆)5月12日上午,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十周年之际,四川省在成都举行“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口援建感恩致谢座谈会。
    2018-05-13 07:48:49
  • 科普:地震来临这9个地方不能躲!
    地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自然灾害,其所释放的能量,不仅会使建筑物的结构受到不同程度毁坏,也会对深陷其中的人们造成重大伤害。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5月12日也是汶川地震10周年的日子,值此之际,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指出,在地震中科学防范与躲避,是提高生存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之举。经过总结发现,人们常犯9大躲避错误。
    2018-05-13 07:34:44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天空之眼瞰汶川地震灾区十年巨变
天空之眼瞰汶川地震灾区十年巨变
慈母手中线 绣得家团圆
慈母手中线 绣得家团圆
放飞“滚地龙”
放飞“滚地龙”
安徽芜湖:马鞭草花开迎客来
安徽芜湖:马鞭草花开迎客来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28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