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为中国科学存信史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在京发布
2018-08-28 21:46:5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沈文)在抗疟药青蒿素的攻关过程中,广东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为深入研究恶性疟疾的发热规律,将带有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血液注入体内,并全程坚持来体验病情变化以获得最真实的资料。他们最初的临床疗效试验,为青蒿素研究进展迈出重要一步,也为这项日后获得科学界认可的世界级科研成果做出了值得后人铭记的贡献。

  “两弹一星”参与者的口述历史更是体现出激情燃烧岁月的责任担当:原子弹从押运到装配,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演练,甚至螺丝钉拧几圈都要烂熟于心。由于这种严谨的作风,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一点纰漏。但这也不妨碍他们浪漫地生活:到断流的孔雀河中嬉戏……

  这些鲜活的历史细节在28日整体面世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中不胜枚举,让科学家神秘的科研人生得到了多元化的展示,不仅为科学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史料,而且提供了为档案等制度化文献所无法展现的个性化视角,拓展了科学史的研究领域。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发布会暨研讨会28日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举行。孙鸿烈、柳怀祖、刘钝等科学家、国际知名科学史家、重大科研活动见证者围绕科技创新的启示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丛书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院史研究中心主任王扬宗教授说,这套口述历史为研究我国科学家的成长模式、科学家的团队合作、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等一系列影响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案例,也更为全面地反映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电子对撞机等20世纪中国重大科技工程的发展历程,同时为普通读者理解科学精神、走近科学家提供了可读性强的出版物。

  从2006年春开始至今,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书历时12年。近400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经历,54种56册巨著,真实地还原了我国重要科研活动、重大科研获奖成果的研制过程。

  今年8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又将丛书重新设计,整体推出。丛书总策划、湖南教育出版社编审李小娜告诉记者,他们坚持严格的标准遴选访谈者,虽然因此一些口述史无法完成而留下遗憾,但由于高水平专家的参与,保证了史料的质量,为研究者提供了信史。为保证丛书的整体性,她对每种类型的图片尺寸都作了详细规定,对图片与文字的间距要求细致到毫米。她自己一页一页地量图片尺寸和行距间距。她透露,该社正在策划这套口述历史的续篇。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即将开幕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即将开幕
北京街头靓丽花坛迎盛会
北京街头靓丽花坛迎盛会
新疆:麦海秋韵
新疆:麦海秋韵
河北卢龙:“维C之王”开拓致富新路
河北卢龙:“维C之王”开拓致富新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334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