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网络媒体国防行】白哈巴边防连:印刻在祖国西北之端的“最美时光”
2018-09-22 14:50:48 来源: 央视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草地上,阳光打过来,金灿灿一片,一棵棵西伯利亚云杉和白桦林笔直地站立在秋天的正中央,叶子半黄半绿间还能看到夏天的尾巴,远处山巅上则已堆起了白色的积雪,宣示冬季即将来临。

  这是深秋时节的白哈巴,夏秋冬时空交错般出现在你面前,浓烈而有生机。

  这里也是新疆军区白哈巴边防连所在地,地处祖国版图西北之端,阿尔泰山中段南麓,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两国接壤,常年担负着100多公里戍边守防任务,被誉为“西北第一哨”。

  从三峰骆驼一口锅、风雪严寒住地窝的年代起,一代又一代边防人用青春和热血筑起铜墙铁壁,在西北第一哨守土戍边,足迹印刻在了每一寸边防线上。

  有着“西北第一哨”之称的白哈巴边防连(王小英/摄)

  有着“西北第一哨”之称的白哈巴边防连(王小英/摄)

  自豪:踏上国边界的那一刻

  骑马巡逻是他们的常态(王小英/摄)

  骑马巡逻是他们的常态(王小英/摄)

  很多人在到达国边界那一刻,会感到自豪和神圣。

  战士王鑫和祖侬?阿本就是如此。

  从祖父那一辈起,家里三代人参军,祖侬对军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来到这里,他以为和父辈所说的军队一样。

  第一次巡逻,祖侬就感受到了不同。站在国边界,那种我为祖国守边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更神圣的时刻是走到那些难以到达的巡逻点,比如1号界碑,这是一个被很多人提起的地方。

  那一年我国与邻国勘界立碑,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1号界碑标定在莽莽群山中的无人区,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古老冰河数百年来无人踏足,界碑和碑座没办法运送进去,只能靠直升机投递到标定点。

  这是立在无人区的界碑。

  入伍11年,先后参加长途巡逻80多次,战士王鑫说,并不是连队所有人都有机会来到1号界碑,而他来过9次,2号界碑去过72次,但看到界碑的机会不过20多次。

  就是这样的地方,祖侬说,要想到达1号界碑,就要长途巡逻,行走三四天。

  骑马是主要的工具,作为连队的军马饲养员,保障马匹就是王鑫的责任。

  每一次长途巡逻中,与他们作伴的除了战友,就是出没在阿尔泰山下的雪兔、狼、黄羊等。

  但对他们来说,到达国边界的那一刻,守土戍边的那种自豪感和情愫却难对外人言说。

  20日下午,在5号界碑开展“共守神圣边关”活动,连队官兵在此宣誓:一心向党、一心戍边、一心为民,而誓言就是他们的日常。

  孤独而漫长:最大的娱乐活动是数牛

   王鑫和他无言的“战友”军马(王小英/摄)

  王鑫和他无言的“战友”军马(王小英/摄)

  战士周文第一次来连队的时候,觉得白哈巴美极了。

  再后来,就觉得这风景普通了,可能是看习惯了。

  王鑫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则感受到了孤独,尤其是放哨站岗的时候,时光如同被拉长了一般,过的尤为漫长。

  祖侬说,2014年以前,连队的供电靠太阳能,有时一两个月和家里无法联系,这时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数牛。

  但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情感寄托。

  新兵刚下到边防连,一次偶然的“误解”,与军马结下不解之缘,王鑫如今成了边防连军马饲养员,练就了乘马、训马、相马、医马的出色技能,从最初向当地人请教钉马掌、套马到后来向牧民传授技巧,成了牧民眼中到“王鑫?别克”。

  周文则成了连队的多面手,其中理发颇为拿手。

  因为会维语、哈萨克语、汉语等,祖侬很自然地担当起连队的翻译官了,牧民找连队帮忙,大家都喊祖侬来帮忙翻译。

  在这里很多人都有自己拿手的技能,仅有的业余时光就这样度过。

  寒冷:巡逻执勤要“全副武装”

  相比大雪封山,秋季巡逻的条件好太多了王小英/摄

  相比大雪封山,秋季巡逻的条件好太多了。(王小英/摄)

  白哈巴的冬季长达八个月,每年冬季10月至次年4月间,阿尔泰深处,均是冰雪封山,最冷时达到零下50.4摄氏度。

  寒冷,是很多人对这里的初印象。

  最冷的时候,从屋里出发去执勤,出门不足10分钟,脚已冻得不行了。

  如果执勤巡逻,要穿上秋衣秋裤、绒衣绒裤、棉衣棉裤,外加冬季迷彩大衣,几乎是全副武装,但依然难抵严寒,很多人执勤时就在操场跑圈。

  有时还要升级,王鑫将其总结为四皮,即皮手套,皮帽子,皮大衣,防寒皮靴,以及面罩。冬季露营的话会选择在背风的地窝子,防止雪崩。经验也逐渐被摸索出来,戴皮手套建议徒手穿戴,裤腿要放在靴子外面等。

  最辛苦的记忆往往都在冬天,王鑫说,不仅要打扫积雪,而且要执勤巡逻,特别是冬季的长途巡逻,要负责马匹管理,每天光喂草都要花很长一段时间。

  严寒,往往还伴随着通信不便等,祖侬说,刚来连队,冬季下大雪,老班长的小孩刚出生,但未能赶回去,信号中断联系不上。印象中,睡在下铺的老班长抱着手机说,他的家人、孩子全在手机中,手机就是全部,让人听了心酸。

  严寒,也会暗生情谊。一次长途巡逻中,王鑫的脚被冻了,鞋子都脱不下来,他们向一户牧民求助,喝一碗热茶,牧民不仅拿出热奶茶招待他们,还用开水浇鞋,随后用雪搓洗,避免留下后遗症。这户人家,后来则成了王鑫的家人。

  热烈:浓烈的秋景浓郁的军民鱼水情

  军民运动会上和村民比赛叼羊(王小英/摄)

  军民运动会上和村民比赛叼羊(王小英/摄)

  白哈巴的冬季有多漫长和寒冷,秋季就美的有多浓烈。

  边防连战士,也如同这景色一般,用满腔热血守护边疆。

  白哈巴边防连毗邻“西北第一村”白哈巴村,连队也是村民的亲人。

  一场特殊的军民运动会上,赛马、射箭、摔跤等颇具民族特色的项目轮番竞技,比赛场上谁也不愿落后,结束后共舞一曲,这一天算圆满了。

  比赛的时候,有时连年龄都不分,一场你追我赶的赛马比赛后,14岁的男孩获得了赛马的冠军,男孩的妈妈激动地向人群中抛洒糖果,胜利的喜悦就这样被分享。

  也许是冬季太过寒冷漫长,白哈巴的景色才这样争分夺秒地在你眼前上演,一场军民运动会就是盛大的喜事,村民都盛装出席,欢乐就这样被延长。

  在拔河比赛中,白哈巴村民在这场力量的较量中获得了胜利,在颇具当地特色的叼羊比赛中,边防连的战士则赢得了冠军。

  在你来我往中,一哨一村在祖国西北之端相互守望相助。

  热爱:有匹马叫“王鑫”

骑马巡逻得时刻警惕(王小英/摄)

  骑马巡逻得时刻警惕(王小英/摄)

  这么苦,还想回来吗?

  祖侬说,假如有一天离开部队了,等有了小孩,他会带妻子孩子来这里,告诉他们,这里是他的青春,是他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曾经服役过的老兵也曾来过这里,带着家人朋友,可惜这名老兵是二十多年前服役的,很多人早已不认识。

  正因如此,祖侬还和战友开玩笑,如果有一天他回来了,一定要请喝一杯热茶。

  明年即将退役的王鑫,则早早地流露出了对白哈巴的不舍。

  他管理的马匹中,有匹马就叫王鑫,王鑫说,它是我兄弟。

  对军马来说,最好的服役时间是4到16岁,五年前,王鑫就相中了这匹马,假如有一天离开这里了,希望由它代替自己继续在这里守卫下去。

  守卫,在祖国的西北之端,在他们“最美的时光”。(记者 王小英)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志强
【网络媒体国防行】白哈巴边防连:印刻在祖国西北之端的“最美时光”-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1234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