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这儿的粉条为什么这样“红”?
2019-08-12 16:17:3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银川8月12日电(记者黄南希)沁人心脾的马铃薯香,一排排正在晾晒的白色粉条……记者走近宁夏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村民马正龙家,迎面看到的一间作坊内一口大锅热气腾腾,几位工人正围着大锅把淀粉汤漏成条,再经开水煮熟后捞出晾干成白色粉条。“但我们更愿意将之称为‘红粉’或‘红军粉’。”马正龙自豪地说。

  为什么这里的粉条被称为“红军粉”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切得从80多年前说起。

  马正龙告诉记者,1935年,一支红军长征队伍进入宁夏,途经兴隆镇,看到老百姓仅通过蒸、煮等技艺来食用马铃薯,便开始教老百姓如何利用马铃薯制作粉条。马正龙的太爷爷学会手艺就开始做起了手工粉条,“红军粉”不仅成了马家四代人的“生活粮”,更是他们致富的支柱产业。

  “我从十四五岁起,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做粉条。因为当时没有机器,只能手工制作粉条,先把洗干净的马铃薯切成碎块,再使用石磨将碎块磨成淀粉汁,之后将淀粉汁倒进粉勺,左手端勺、右手不断击打左手腕,这样从粉勺里漏出的汁会拉成一个个长条掉进开水锅里,煮熟后捞出晾干,即成粉条。”马正龙介绍。

  前些年马正龙翻盖了新作坊,采用机器制粉,雇佣了8-10个工人,成立了正龙三粉(粉条、粉丝、粉面)加工厂,打造了正龙品牌。因为产品工艺精良、价格合理,来他家订购粉条的客商非常多。现在制造的粉丝、粉条日产量可达1500公斤,年营利20余万元。

  马正龙说:“爷爷和父亲说,做粉条要踏踏实实,不能偷工减料,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红军粉’的故事。”

  吃水不忘挖井人。马正龙激动地说道,“如果没有红军,我现在不可能过这么好的日子,我们家会一代代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如今正在读大学的马正龙的大女儿马小琴说:“自己以后也要向父亲学习制作,不忘红军的这份恩情。”

  一根小小的粉条,却是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兴隆镇副镇长王军江表示,全村现有粉条加工作坊38家,年生产加工“三粉”量近万吨,实现年产值近亿元,带动了全村200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离开马正龙家前,记者品尝了新鲜出锅的粉条,配上他家用香醋、辣椒、韭菜等配制的佐料,酸爽劲道,有滋有味。王河村村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有滋味。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生态中国·七彩云南四时春
生态中国·七彩云南四时春
古堡前的爱丁堡国际军乐节
古堡前的爱丁堡国际军乐节
百年“老江桥”成哈尔滨旅游“新名片”
百年“老江桥”成哈尔滨旅游“新名片”
河北灵寿:暑期快乐学舞蹈
河北灵寿:暑期快乐学舞蹈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486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