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个家守护两座城——正月十五“双城记”
2020-02-09 15:19:4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社沈阳2月9日电 题:一个家守护两座城——正月十五“双城记”

  新华社记者于力、于也童、郭翔

  1800余公里,这是辽宁到湖北的大致距离,也是“双一线”家庭夫妻之间的距离。一个在湖北,一个在辽宁;一个支援前线,一个守护家乡。这些双双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夫妻,经历了他们生命中最难忘的元宵节。

  8日,记者通过采访,记录了三个“双一线”家庭元宵节的一天。感受这些防控一线工作者们,为了更多人能更快团圆的那份坚守。

  沈阳→武汉

  张汝峰是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1月26日,他和136位医务工作者一起,作为辽宁省派往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首批援军飞往“前线”。

  “他有抗击非典的经历,我支持他。”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皇姑院区心血管内一科当护士的妻子张宇波说。

  元宵节,这对“白衣伉俪”和往日一样坚守在岗。“早上来到病房为患者整理床铺、配药、输液、执行医嘱……一天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张宇波说。

  与此同时,远在武汉的张汝峰已经穿好全套防护用品,他到病房先看了一遍昨天病情危重的患者,看到患者指标都还好,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最近我对乏氧越来越不耐受,但大家都坚持工作,尽量克服防护用品对身体造成的不适。”这是张汝峰发给妻子的微信,言语中透露出一线医务人员的艰辛。

  特殊时期的爱与关怀,通过夫妻俩结束一天工作后的微信视频传递。

  “老头老太太身体咋样啊?”

  “都挺好,你在前方好好工作吧。”

  “钧钧想爸爸吗?”

  听到这句话,7岁的孩子没说话,只是懂事地点点头。

  “乖,等爸爸回家给你剪头发。”

  大连→武汉

  “今天我们负责的病房又出院了一位患者,看着患者康复,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这样的元宵节更有意义。”王利菊说。

  王利菊是大连市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她和张汝峰一样,是首批奔赴武汉的医务人员之一。

  接收新患者、查看患者、商讨调整治疗方案……从早7点到14点,穿上防护服后的王利菊一直忙碌,同事在她的防护服上写着“菊姐,加油!”。

  远在千余公里外的海滨城市大连,王利菊的丈夫张雪松正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病房内查看昨日手术的患者,“这名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后病情平稳,没有严重术后反应,我心里也踏实了。”

  16时,一家三口在电脑前团聚。“我一切都好,你要注意防护,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看到丈夫和孩子的“菊姐”瞬间洗去了一天的疲惫。“老婆,加油!”张雪松心疼地说,“家里有我、有爸妈,你放心。”

  张雪松知道“前线”辛苦,他脑海中总浮现出妻子工作一天后脱下防护服时疲乏的画面,“真心疼她。”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王利菊说。

  辽阳→武汉

  正月十五清晨,辽阳市公安局文圣分局东关派出所教导员崔景仁为父母做完早饭,就急匆匆来到单位,开始了新一天的防疫执勤。

  在妻子去支援武汉的日子里,崔景仁格外忙碌,每天最大的盼头就是从武汉打来的电话,因为电话的那头是他正奋战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的妻子——辽阳市传染病医院护理部主任兼院感染科主任周明萍。

  早上7时,周明萍准时上岗。由于武汉本地抽调的支援人员大多来自非传染病医院,对防护知识知之甚少,周明萍经常需要一对一、手把手示范、讲解。她既要指导工作人员穿脱防护用品,也要对重复使用的护目镜、胶靴等防护用品清洗消毒。

  上午10时15左右,正在小区走访巡逻的崔景仁接到了妻子的电话。“我早上给她打电话没接,这会儿应该是有空了。”崔景仁喜出望外。他每次和妻子通话都尽量不超过5分钟,“很想多说,但怕耽误她工作、休息。”

  晚上8时半,巡视一天的崔景仁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派出所,看着窗外绽放的礼花,他才想起这天是元宵节。“我先回家和爸妈、孩子吃碗元宵。”

  “守住‘疫’线,就是守住团圆。”崔景仁说,“我们都知道,今天所有坚守,都是为了明天的团圆。”(参与采写:李铮)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宙超
一个家守护两座城——正月十五“双城记”-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55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