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战疫一线的男护士们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守护生命——“把温暖送进每位患者的心田”
2020-02-28 08:00:16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提到护士,大家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细致入微的女性形象。其实,现代医疗体系中,男护士越来越常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和女护士一样,男护士们用爱心、细心和耐心照顾患者,承担了很多急难险重的任务。记者采访了4名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男护士,了解他们的抗疫故事,倾听他们的抗疫心声。

  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赵灵杰——

  “我们都能一起面对,加油!”

  2月6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透析科,胸部CT显示左肺下叶前基底段条片状影,疑为炎症,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张女士进了隔离透析室,心理压力巨大……

  一天透析时,隔着厚厚的防护服,张女士发现诊疗的护士在打完针后会把血透管路捋一捋,上完机后还会再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回想起平时的点点滴滴,张女士脱口而出:“小赵是你吧!我一看动作就知道是你……”

  隔着厚厚的口罩面罩,男护士赵灵杰耐心开导:“科室现在这样排查是为了保护大家,并不是说您得了新冠肺炎,不要紧张。”

  怕张女士不放心,赵灵杰又说:“阿姨,有科学的诊疗方案,有各项保障措施,还有我们做后盾;不管什么结果,我们都能一起面对,加油!”

  经过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阴性。张女士从隔离区转入普通透析病室,她又恢复了往日的乐观,逢人就说:“小赵给了我信心,这小伙子不错!”

  火神山医院窦恒——

  “多一份倾听,多一句解释,多一点耐心”

  “农历新年,仿佛还在昨天。”火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一病区护士窦恒说,那天他和战友来到武汉,希望能为这座城市战胜疫情尽些绵薄之力。

  “我记得到达武汉那天中午开始下雪……”窦恒说,到了病区后,他就挨个问患者冷不冷,能开空调的开空调,能添被褥的添被褥。

  44床的阿姨前些天咳嗽时伴有黄痰,医生开了化痰止咳的强力枇杷露。“痰减少转淡了,但咳嗽还是不见好转”,阿姨对病情还是有些焦虑。窦恒一边安慰她,一边把情况告诉医生,很快医疗团队就给出新的治疗方案。

  “我会做好每次的护理操作,多一份倾听,多一句解释,多一点耐心,把温暖送进每位患者的心田。”窦恒说。

  金银潭医院梁顺——

  “我和父亲都是医护人员,让患者健康是我们的本职”

  1999年出生的梁顺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的男护士。从去年12月29日起,他已在医院坚守近两个月。层流病房和负压病房是他上班的地方,这里感染风险大,与外面工作人员交流要隔着玻璃用对讲机。

  1月23日凌晨1点多,梁顺下班后回到住所,简单收拾后开车直奔孝感市大悟县老家。刚回到老家,他便听到消息说武汉的出城通道关闭了。本想假期在家陪陪父母的他,立即跟母亲说“我要回武汉”。在家仅待了几个小时,匆匆扒了几口饭后,他就开车往武汉赶……

  1月31日,是梁顺21岁的生日。梁顺说:“在一线度过生日,心里是满满的自豪。”让梁顺惊喜的是,当天他收到当医生的父亲发来信息:“你要学会照顾、保护好自己。你有上进心、责任感,是最美的逆行者!”

  梁顺说,“爸爸的鼓励,是最美的生日礼物。我和父亲都是医护人员,让患者健康是我们的本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博——

  “虽然全身湿透了,但我一点不觉得累”

  接到紧急通知,来不及回家的孙博,在出行前收到了母亲送来的行囊和一封信。“出征吧儿子!现在你不仅仅是我们小家的天使,前线还有很多需要你医治抚慰的人。”

  2月4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孙博,前往武汉支援。“这次‘逆行’,我不后悔。”34岁的孙博已在护士岗位上工作了近11年。“从小,父母就给我讲红军长征的故事,讲红军医生的精神。”孙博父母工作的中国医科大学,曾组织师生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途中继续办学。

  在武昌方舱医院,孙博平均一天需要为20名患者抽血,为50名患者做核酸检测,“我不怕,长征中的红军医生前辈们,比我们危险多了。”

  有一次,孙博在前来预检的患者里,发现一位有脑血栓病史的阿姨,行动十分不便。孙博一手提着患者的行李箱,一手搀扶着患者,50米的距离足足走了5分钟;孙博把患者送到舱内,并与值班护士进行了重点交接;隔着满是水汽的护目镜,他看到患者用力地抬起手向他挥手致谢,“虽然全身湿透了,但我一点不觉得累……”(记者 李龙伊 鲜敢 人民网记者 荣先明 韩基琛)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战疫一线的男护士们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守护生命——“把温暖送进每位患者的心田”-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563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