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细数“特免血浆”的来龙去脉
2020-04-22 08:15:51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本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了我国研究人员的论文,文中报告了采用“特免血浆”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情况。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多项辅助检测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人员认为,“特免血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毒载量。

  论文中提到的“特免血浆”,全名叫做“特异性免疫血浆”,它来自于康复期患者提供的血液。其实,应用康复患者的血液治疗传染性疾病,在历史上早有先例。19世纪90年代,白喉病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感染者的死亡率接近50%。在那个青霉素还没发明的年代,白喉根本没有特效药可治。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医学家埃米尔·冯·贝林提取康复期患者的血液,注射到白喉患者的体内,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贝林本人也因此获得了1901年的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那么,“特免血浆”为什么会有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效果呢?这要从“特异性免疫”这个比较陌生的名词说起。

  什么是“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一个免疫学名词,也被称为“后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等等。这些名字其实都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种免疫能力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出生之后才获得的免疫能力。举个例子,一个人得过水痘以后,基本上不会再得水痘了,这就是特异性免疫在起作用。人刚出生的时候,身体没有抵抗水痘病毒的能力,水痘病毒很容易感染人体;但在感染过水痘病毒后,身体对水痘产生了免疫能力,就像是学到了对抗水痘病毒的知识。所以当病毒再度入侵的时候,身体就会迅速动员新学到的免疫能力,将水痘病毒消灭在入侵初期。

  特异性免疫和血浆有什么关系?

  人体血液并不是纯粹的液体,其中包含很多固体成分,它们统称为血细胞。血浆则是将血液中的血细胞过滤掉之后剩下的液体成分。顺便说一下,血浆并不是红色的,让血液呈现红色的是血细胞中的红细胞,过滤掉红细胞之后,血浆就会呈现出淡黄透明的颜色。

  人体在接触病毒之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主要表现在血浆中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分子身上。这类蛋白质分子叫做“抗体”,又叫免疫球蛋白。相应地,引发抗体反应的原因,也就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所携带的物质,则被称为“抗原”。我们可以把抗体想象成钥匙,把抗原想象成锁,每种抗体都会和特定的抗原发生反应,就像特定的钥匙打开特定的锁一样。一旦锁被打开,病毒也就相当于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于是人体内的防御战士(各种白细胞)便会更为精准地向病毒发起攻击,消灭这些入侵者。

  “特免血浆”能够治疗新冠肺炎,正是因为康复期患者的血浆中含有大量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将它输入到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体内,大量抗体就会与新冠病毒结合,引导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发动攻击,消灭病毒,改善病情。

  不过,之所以强调“特免血浆”,而不是“特免血液”,还有一层考虑。我们都知道血液不能随便输,比如不同血型的人相互输血就可能引起严重的问题,所以现代医学通常不再给患者输全血(具有全部成分的血液),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给患者输入不同的血液成分。治疗新冠肺炎不用“特免血液”,而是用“特免血浆”,也是基于同样的安全性考虑。

  “特免血浆”会有安全问题吗?

  输血浆的风险比输全血小,但输血浆依然存在风险。血液的成分非常复杂,血浆中究竟含有哪些物质,目前还没办法完全分析出来。举个极端的例子,艾滋病感染者通常会有“窗口期”,也就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但由于数量很少,无法在血液中检测出来。如果提供血浆的人刚好处在艾滋病的窗口期,那么接受输血的人就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此外,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采集的血浆中,除了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之外,也可能含有细胞因子等激发免疫功能的物质。过量的细胞因子会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不仅攻击病毒,还会杀死正常细胞,导致人体器官无法维持正常的功能,这叫做“细胞因子风暴”。实际上,新冠病毒本身就能够引起这种现象。有些患者的死亡,正是因为免疫系统杀死了大量肺的正常细胞,引发肺功能衰竭死亡。

  能否将抗体提取出来避免输血浆的安全问题?

  首先说结论:能,但需要时间。

  血液中的抗体种类非常多,从数千万到上亿种。在种类如此众多的抗体中,要想筛选出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显然是一项堪比大海捞针的艰难任务。目前有好几个研究小组都在紧张推进抗体的筛选测定工作,比如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领导的团队,已经将抗体的数量范围缩小到300个,并正在对这些抗体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高纯度抗体的制备。

  “特免血浆”能不能用于预防?

  遗憾的是,即使不考虑“特免血浆”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也无法用它来做预防。

  “特免血浆”对部分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有治疗效果,并不代表它能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这是因为“特免血浆”的治疗效果在于血浆中含有的新冠病毒抗体,然而抗体通常并不能在血液中长时间存在。比如普通感冒病毒的抗体只能在体内存留一个月左右。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新冠病毒抗体能在体内存留多久,但指望依靠抗体来长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还是不太现实的。

  除了抗体的原因之外,不能依靠“特免血浆”做预防,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原因。“特免血浆”十分有限,它必须由康复期的患者提供,这一条就极大限制了“特免血浆”的来源。而且,为了尽可能保证安全性,采集的“特免血浆”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处理,成本很高,这也决定了它难以普及。所以“特免血浆”主要还是用于抢救危重症患者,轻症患者采用其他更稳妥的方式治疗,而健康人主要还是依靠隔离传染源的方式进行防护。

  接种疫苗刺激生成记忆B细胞

  “特免血浆”不能预防新冠肺炎,那么有没有能够预防的方法?当然有,答案就是我们熟悉的疫苗。

  其实疫苗的预防作用也是通过抗体实现的。抗体存在于血浆中,但产生抗体的并不是血浆,而是B细胞。B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它虽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但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在自己的细胞表面产生出千变万化的抗体。在所有这些抗体中,也许恰好有一种抗体,能与入侵体内的抗原(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相匹配。还是用钥匙和锁作比喻,这就像是我们先在体内把所有可能的钥匙都生产出来,每当外面进来一把锁的时候,就用所有钥匙依次试一遍,直到其中一把钥匙能将锁打开为止。

  一旦某个B细胞表面的抗体匹配到了对应的抗原,这个特定的B细胞就会被激活,启动复制过程,大量增殖自身。在增殖产生的B细胞中,大部分可以向血液中释放抗体,但寿命较短,不能长期存活;不过还有一小部分B细胞却可以在体内存活很长时间,当日后再次遭遇同一种病毒的时候,这种B细胞能够跳过“试钥匙开锁”的漫长过程,迅速激活,消灭入侵者。只要体内含有这种B细胞,就相当于身体记住了病毒的特征,所以人们将它称为“记忆B细胞”。

  记忆B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核心,也是疫苗预防作用的核心。接种疫苗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要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从而在今后遇到同样病毒的时候,身体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不过,记忆B细胞的寿命虽然可以长达数十年乃至伴随终生,但有些记忆B细胞还是有自己的寿命。当记录了某种抗体信息的记忆B细胞死亡以后,身体也就失去了抵抗相应病原体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传染性疾病如乙肝,需要根据情况及时复种疫苗的原因。

  另外一个容易引发担心的问题是,新冠病毒是否会像流感病毒那样易变,导致疫苗失效。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新冠病毒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疫苗的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文/丁丁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健康专委会委员,科学松鼠会成员)]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黄浩
细数“特免血浆”的来龙去脉-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88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