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英语口号触痛法国人的自尊心
2017-03-21 08:37:16 来源: 文汇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今年9月在利马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30次全会上将选出2024年奥运会主办城市,随着布达佩斯在上月退出,此次申奥将成为巴黎与洛杉矶的“单挑”。2012年伦敦、2016年里约热内卢、2020年东京,按不成文惯例,奥运会理应在2024年回到欧洲,加之反对全球化的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国际形象平平,巴黎的胜算本应相当大。但现在,法国人却已经开始了内斗。

  数家法媒日前报道,本国多个法语保护团体准备近期起诉巴黎奥申委在申奥过程中使用英语口号的行为。巴黎此次申奥期间,曾在巴黎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用灯光打出申奥口号,但口号却使用了“Made for sharing”(为了分享) 这一官方英文表述,引发多个法语保护团体抗议,甚至法国学术机构法兰西学院也通过投票表决做出了谴责巴黎奥申委的决定。

  在选用“Made for sharing”这个英语口号前,巴黎奥申委的第一版官方口号是法语“La force d’un rêve”(梦想的力量),显然,法语版和英语版口号之间毫无关系。刚刚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法国著名皮划艇选手埃斯坦盖曾对媒体表示,选用英语口号做宣传是为了使法国的准备工作能够让更多人知晓。他还表示,目前国际奥委会的大部分委员都只讲英文,使用英文口号将使申奥成功的把握更大。

  然而法语保护团体对这一解释并不买账。参与反对的团体有法国作家全国联合会、法语国家未来协会﹑ 法语拯救与发展协会等。这些团体认为,巴黎奥申委使用英语申奥口号是“对法兰西语言明显的侮辱”。这些团体联合起来聘请律师,向巴黎奥申委发出一项起诉前的“催告”通牒,要求奥申委撤回英语口号,并用一条法语标语取代。

  反对团体一共提出了三条主要反对理由:首先,巴黎奥申委的行为违反了法国法律。1994年,法国议会曾制订过一部以当时文化部长杜蓬名字命名的关于法语使用的法律,即“杜蓬法”。这部法律试图规范法语使用:根据“杜蓬法”第2条,“法国任何文字﹑口语或视听广告必须使用法语”;第14条规定,“禁止公共法人在有相同意义的法语词组或语词存在的情况下使用由外语词组或语词组成的制造标志﹑商标或服务标识。”

  其次,奥林匹克宪章规定:“法语是奥运会的第一语言。”同时,法语也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官方语言,和英语有着同等的地位,因此法国申奥没有必要使用英语宣传。

  最后,“Made for sharing”这一英语口号同样是美国快餐品牌必胜客的宣传用语,巴黎奥申委使用与该品牌相同的英文口号,向外界传达了法国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实际上,法语地位和法国文化自信的问题一直是法国社会的热门话题。2016年2月,法国教育部提出一系列法语书写改革,其中包括取消法语中的部分变音符号,理由是这样的书写更加“国际化”。此举遭到许多法国人的反对,理由是变音符号是法语书写区别于英语的重要特征,如果变音符号被逐步取消,法语将变得更加像英语。

  法国独立评论员马赛尔认为,上世纪初,法国人曾以说法语为荣,并希望法语在与英语、德语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因为当时英、法、德是实力相近的欧洲强国,三种语言的竞争就本质而言是法国与英国、德国文化影响力的竞争。而二战后,说英语的美国对法国有着绝对的实力优势,而英语也随着美国文化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影响法国。

  法国《国际邮报》认为,在戴高乐执政时期,一直试图强调法国的文化独立性,抵御英语文化的入侵。但是随着老一辈政治家故去,法国年轻一代更青睐美国文化,法国政坛也越来越“亲美”。无论是教育部取消法语变音符号,还是巴黎奥申委使用英语申奥,折射出的都是法国知识精英的“亲美”倾向。而这一切以“国际化”为理由作出的改变,实际上是“美国化”。

  有趣的是,这个被部分法国人认为是“亲美”的举动,其实是为了在一次一对一的竞争中击败美国代表。巴黎和洛杉矶都曾两次举办奥运会,谁将继伦敦之后成为第二座三度举办夏奥会的城市,在9月的利马大会上一定会得出答案。如果巴黎落选,那将是法国首都继1992年、2008年、2012年后第四次申奥失败,这样的结果又会不会伤害到法国作为体育和文化大国的自信呢?(记者李 斌)

+1
【纠错】 责任编辑: 钟玉岚
新闻评论
    碧海扬波 “鲯鳅”曼舞——南海的春天印象
    碧海扬波 “鲯鳅”曼舞——南海的春天印象
    去产能 再出发——“煤亮子”的新征程
    去产能 再出发——“煤亮子”的新征程
    300余年前张献忠“江口沉银”处出水万件文物
    300余年前张献忠“江口沉银”处出水万件文物
    乐天集团会长及家人出席法院庭审
    乐天集团会长及家人出席法院庭审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9514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