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中国姑娘极地求学记
2017-04-06 16:08:3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 “那年圣诞节,我看了一部芬兰电影《圣诞传说》,结果第二年我就收到了拉普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觉得自己和芬兰真的特别有缘。”谈起自己当年极地求学经历,武汉姑娘黄媛言谈中充满了回味。

  拉普兰大学地处芬兰北部城市罗瓦涅米,坐落北极圈上。

  罗瓦涅米,也被称为“圣诞老人的故乡”,美丽的极光、清冽的空气是这里的名片。

  2011年至2015年,黄媛在拉普兰大学读媒体教育专业研究生。

  虽然黄媛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对“欧若拉”“圣诞老人”有所期待,可是到了罗瓦涅米以后,她发现北极圈的生活其实并不像一些文学作品描述的那般浪漫。

  号称芬兰第五大城市的罗瓦涅米只有6万人口,城市风格极为朴素、低调。初到这里,已习惯于家乡武汉丰富多彩生活的黄媛难免失落、怅然。

  回忆自己初次经历漫长极夜时的感受,她说:“感觉很不好,心情就像那种绵绵的阴雨天,情绪低落甚至抑郁,觉得方方面面的压力好大。”

  让黄媛感到幸运的是,在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拉普兰大学,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她很快适应了环境变化,并且享受着文化多样性的内在魅力。

  “在芬兰,娱乐活动比较少,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经常聚会,做自己国家的美食,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不太受得了我们吃鸭头、鸭舌。”她笑着说。

  芬兰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令黄媛念兹在兹。就读拉普兰大学期间,她多次受到校方资助,到其他国家的高校进行短期学习。“芬兰之外,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能够做到这样。”

  如今,黄媛选择留在了罗瓦涅米,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子,她很享受目前的状态。“没能用上专业固然有些可惜,但是在这里留学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

  宋依云,也是一位来自武汉的姑娘。巧的是,她是黄媛的正牌师妹——不仅同在拉普兰大学读媒体教育专业研究生,而且本科也都在武汉江汉大学就读。

  小宋来到芬兰留学纯属偶然——她的好朋友申请拉普兰大学留学未果,而准备友情陪读的小宋却被这所学校录取。

  “媒体教育专业的重点在于教育,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只有拉普兰大学开设了这个专业的主修课程,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在罗瓦涅米的头几个月,小宋也撞上了“新人墙”——“刚来的时候觉得这边物价好高,城市不大、人烟稀少,物质生活贫乏,真的很不适应。”

  “还好,我们学校推出了一个‘芬兰朋友’计划,鼓励我们认识当地人,让‘芬兰家庭’帮助我们克服生活方面的困难,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谈到自己极地求学的困难,小宋坦言,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源于家乡武汉与北极圈之间的各种巨大反差,而是来自自己对“芬式教育”的不适应。

  “相比中式教育,芬式教育过于自由。芬兰的大学强调自我规划学习计划,开始的时候,我的计划正是因为缺乏一个清晰的 思路,导致学习效率受到影响,比较被动。”

  小宋已经在拉普兰大学就读4年半时间。如今的她,正在罗瓦涅米一家旅行社实习。在她看来,实习,是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在芬兰,学生的实习经历往往比成绩单更受重视。中国学生普遍不太重视实习经历的积累,这只会使自己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受到限制。”

  “在23岁人生的关键时刻来到这里求学,我觉得是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这段经历,是对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巩固和扩展。”小宋说。

  与师姐黄媛不同,小宋打算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寻求发展。“虽然芬兰这边环境很好,但是我的兴趣和志向还是在国内,我想我会选择回国发展。”

  芬兰高校分为大学和高等技术学院,主要包括16所大学和25所高等技术学院。目前在芬兰的中国留学生约有3000人,其中30余人在拉普兰大学求学。

  随着中芬两国建立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留学芬兰,成为中芬两国的友好使者。(记者黄尹甲子、蒋国鹏、李骥志,编辑金悦磊,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1
【纠错】 责任编辑: 许义琛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雨后西湖晴归来
雨后西湖晴归来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9129526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