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中欧求共识、促开放的意愿越来越清楚
2019-04-15 16:02:2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张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圆满结束了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克罗地亚进行正式访问。对此访的意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接受了新华网专访,他表示,此访成果丰硕,体现了中欧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求共识、促开放的共同意愿越来越清楚。

  崔洪建表示,李克强总理此次赴欧胸有成竹、主题明确、一气呵成,效果非常好。此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达成了一份富有成果、具有实质意义的联合声明。声明系统梳理并总结了双方在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和地理标志协定谈判、扩大双向市场准入、加强互联互通、制定新的中欧合作议程等方面积累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在很多方面明确了具体的时间框架与实施路径。

  “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改变了外媒之前的一些悲观预期,展现了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欧关系发展。”崔洪建说。

  从布鲁塞尔到杜布罗夫尼克,开放是李克强总理此次欧洲之行的重要主题。李克强总理会见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时指出,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达成的一项重要共识,就是投资应该是双向开放、非歧视的,这在中欧合作中应该得到遵循。崔洪建认为,这不但明确表明了中方的态度,还很好地回应了欧方之前的疑虑。“欧方之前对我们的政策存在一些误解,但这次把‘双向开放、非歧视’提出来之后,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欧方的疑虑。”

  崔洪建表示,在当前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上升的趋势下,中欧双方义无反顾地站在维护多边主义这一边。多边主义有一个前提,即开放。若无开放,多边主义就成了空谈。现在,中欧在这方面的共识越来越清楚,立场也越来越坚定。

  作为中欧合作的一部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目标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内容也有了提升。

  李克强总理在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的讲话强调,“‘16+1合作’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跨区域多边合作的一个代表,源于双方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与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潮流是一致的”。崔洪建说,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表明,“16+1合作”坚持自由贸易、维护多边主义,是一个合乎规则、顺应潮流的多边合作。

  李克强总理还强调“16+1合作”体现了以中东欧16国为主导的合作框架。崔洪建认为,这彰显了中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本精神,有力地回应了外界的疑虑。

  他还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希腊加入“16+1合作”再次证明了合作的根本原则,即中方反复强调的开放。这个开放不仅是中国自身的开放,也希望通过中国的开放带动地区的开放,进而带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欧合作的开放,最终汇成推动世界开放的潮流。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一诺 吴傲雪
中欧求共识、促开放的意愿越来越清楚-新华网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0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