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京津冀一体化正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改革的窗口。然而,在这个世所罕见的“一个首都、两个直辖市、三个行政区”中推行一体化改革,并非易事。如今,大城市病愈演愈烈、经济转型升级极为迫切,这一变革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利益掣肘,如何打破昔日“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实现“抱团取暖”,考验着决策层的智慧和勇气。
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京津冀一体化“蛋糕”虽颇为诱人,但外界一致认为,由于三地利益掣肘,其“烹饪”过程料将颇为艰难。有专家指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是中国最难协调的区域规划之一。其实,中国官方也已意识到这一点。习近平对此曾明确指出,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一亩三分地”观念的更深层次其实是体制问题,囿于现行行政、财政等体制问题,官员不得不首先考虑自己所在区域的发展,所以大多着眼一些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合作,这导致三地协同发展一直没有较大进展。[点击详细]
政治地位不对等

京津冀需“对等开放”

不同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京津冀掺合了太多政治因素。京津是直辖市,各有一名政治局委员,河北则是一般省,不是一个量级,所以在河北与北京和天津的交往中,总是处于下风。河北的人才、资源,向北京倒流,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总之,北京集中了中国最好的资源。
  有一个谚语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三地在资源占有方面的区别“北京吃不下,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从总量上看,京津比河北要小很多,但是人均GDP方面,北京和天津都是河北的两倍以上,而从人均财政支出上看,北京相当于河北近4倍,天津近3倍。这种由政治地位不对等所衍生的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对等,严重影响了京津冀一体化。[点击详细]

京津冀内应放开限制

北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外地车辆限号,不准其在核心时段进入北京核心城区,天津也在年初限车,鉴于京津被河北三面包围,京津限制外地车辆,实际上主要就是针对河北。如果河北反制北京,不让北京车辆在核心时段进入河北,则不到一周,北京必成为一座死城。而由于政治地位不对等,河北并不敢限制京津车辆,尤其是不敢限制北京车辆,由此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北京在长期吸走河北的资源之后,还不准河北人进入北京,河北牺牲日多,京津索取日大,长久下去,必然难以共振。[点击详细]

产业转移博弈难

“三高”企业的转移尴尬

有媒体报道北京第一批外迁公司有207家,主要涉及化工、建材、铸造等门类,大多为“三高一低”企业,而“这样的企业到哪里都是负担,所以目前天津、河北承接的热情不高。”他们正在等待第二批外迁的公司名单,但问题也在于,第二批如果还是类似的企业,河北与天津又该如何选择?如果京津冀都坚持目前的迁出迁入标准,那么一体化无疑会陷入某种僵局。[点击详细]

尴尬困局的解决之道

首先,北京外迁企业不宜过于集中于化工、建材、铸造等“三高”企业,否则将面临无处接收的窘境。作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不只是为了解决北京的烦恼,也需要提升天津、河北的产业层次。
  其次,天津、河北也可以主动提出希望迁入的企业名单,继而结合北京希望迁出的企业名单,形成某种合理的搭配。
  再次,转移的企业也需要端正态度,撤离北京不应该是落寞地离开故地,而应该是积极地奔赴前程。企业可以利用新环境里税收、土地、人力等优势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在市场中增加竞争力。同时,这些企业也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升级等方式改善能耗、污染较高的产业现状。[点击详细]

人才留恋优质资源

京津冀一体化难在“职住平衡”

通过将“非首都核心产业职能”转出北京的措施,就能把“人”转出北京吗?或许答案不容乐观。在我国目前发展情况下,北京等特大城市几乎垄断了经济、教育、医疗、行政等所有资源。这种资源与发展的优势,使北京等特大城市具有极强的人才吸附能力,而仅仅通过行政的力量,很难与这种吸引力相抗拒。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北京生源的高考入学率比许多省份要高很多,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相信很少有家长会选择搬出北京。
  因此,在各种资源还远未均衡的情况下,即便在行政力量下,这些人口的工作地点移出了北京,却还会被北京的各种优势所吸引。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资源的不均衡,还导致居民“职住分离”情况的产生,使人口往来中心城区的频率增加,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更加重了北京的交通拥堵程度。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基于此,各地政府在抓紧建设办公设施的同时,更应推进包括户籍、住房、土地、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资源的一体化,注重实现“职住平衡”。最终,让进入京津冀每个城市的居民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疏解北京人口、缓解大城市病的目标。[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李童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