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杨新华 本期编辑:陈元
  一家无软件企业资质、无缴纳社保资金记录、无缴纳营业税记录、无办公地点、无联系方式的“五无”公司,在注册成立后4个月竟连续在政府采购中中标。今年5月,当这家星海利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再次以590万元的高价中标海口市人民医院社区区域信息化系统项目后,引起了舆论高度关注,至今热度不减。空壳公司凭什么屡屡中标政府采购?这背后有多少“空壳部门”?本应“阳光”的政府采购却变灰色交易,其种种乱象作何解? …[详细]
      空壳公司凭什么屡屡中标政府采购
  空壳企业能够在工商顺利注册就是个问题。星海公司连起码的条件都不具备,能够顺利注册成立,不能不让人产生想象空间和诸多疑问:是谁打通了工商部门的关系?这家企业究竟是谁办的?法人代表是谁?是不是专门为通过中标政府采购赚大钱而成立的?背后是不是有官员或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的背景? 空壳企业以最高价击败知名企业低价中标颇为蹊跷。星海公司为何能“顺利”通过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令人生疑。对此,海口市人民医院一位负责人说,医院的项目大多涉及百姓民生,对质量的要求高,一家没有任何资质的小公司制作政府590万的大项目,会为医疗项目埋下安全隐患,而安全隐患的背后,有可能就是政府违规采购的潜规则在作怪。 …[详细]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海口市的这起政府采购就高不就低呢?很自然,这又事涉“商业机密”,海口市政府采购中心拒绝了新华社记者关于查看相关采购项目资料的要求,对于普通百姓,这无疑更加是个迷。其实不用看,这种明显的采购腐败,在“阳光采购”的名义和框架下,每个环节都是按照法定程序运行的,在指定媒体发布了公告、公示,从评标专家库抽取评标专家,相关部门派人参与现场监督等。披上“程序合法”的外衣,每一个环节都依照法定程序按部就班。在觊觎者的操作下,一场政府采购活动成为利益各方分噬公共利益蛋糕的狂欢剧。 …[详细]
      采购在这里,阳光在哪里
  政府采购,作为一项曾被民众寄予厚望的源头反腐制度,也曾被社会舆论誉为“阳光工程”,但自1998年全面实施以后,为何这一制度的头顶上不时飘出了乌云,甚至于在某些地方越积越厚,妄想遮住“阳光”? 事实证明,搞坏政府采购名声的,是一些人的有法不依,是一些部门的权力利益化,当然,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监管不力。因为人们至今还没看到有人在政府采购丑闻中被直接问责。如果官员无需惧怕丑闻了,那无疑是权力的不幸,更是社会的不幸。 …[详细]
  荒唐事实的背后暴露的是有关部门的姑息纵容。作为政府采购的组织者、执行者,各地政府采购中心肩负着“把好企业关、花好财政钱”重要职责。然而面对记者的调查追问,海口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蔡东海竟避而不谈,反而声称“政府采购的就是正确的”;对具体竞标细节“不知道,想不起来。”如此敷衍塞责,更是让人怀疑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关系。 政府采购涉及公共利益、事关政府形象,容不得半点疏漏。如果政府采购部门的负责人不以纳税人为重,在采购过程中非法变通、“暗箱操作”,采购结果岂能保证公平、公正? …[详细]
      潜规则流行之盛 政府采购乱象何解?
  法律永远不可能为作恶者建立起密不透风的防范墙。对政府采购而言,我们同样能找到一些立法上的漏洞,修补这些漏洞固然是遏制腐败的重要工作,但更应该反思的是,屡屡发生的违规采购早已说明了潜规则流行之盛,而如何防止潜规则侵蚀法律明规则,最有效的方式恐怕还是让最终的埋单者来监督。道理很简单:谁都最关心自己的钱如何花。 …[详细]
  政府采购制度的关键应该是法治化,没有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公开、公平、公正”只能是空谈。退一步说,政府采购毕竟是政府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的,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政府部门是难以做到采购过程的公平和公正的。因此,建立和健全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实现政府采购的完全法治化,应是我国今后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中之重。换言之,只有通过政府采购制度的法治化,才能促使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真正实现。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政府采购腐败频发 吃回扣成"明规则"
· 政府采购如何不再“大手大脚”
政府采购价格“水分”不少 串通投标哄抬标价
政府"天价采购"事件相继曝光 背后猫腻多
话中音
  要通过这个个案,深刻反省政府采购的监督力度,严惩那些搅浑水者,使‘阳光采购’远离暧昧、拥抱阳光,的确需‘伸手必被捉’的司法惩戒力和执行力。
——西安晚报 吴杭民
  缺乏监督的时候,招标采购照样会演变成权力寻租的场所。
——新华网友 jiudianban
  公共政策的公开透明,被认为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让包括社会公众、媒体在内的更多监督者参与进来,才可能驱走采购领域的‘黑暗’。
——新华社记者 傅勇涛
  不透明、有黑幕,政府采购一直处在非议之中。近期,多地屡屡曝出的政府采购乱象更是动摇着公众对公共采购的信心。实施政府采购本是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然而事实却多与愿违。眼下,除了通过个案深刻反省政府采购的监督力度,严惩相关责任人和部门外,建立和健全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实现政府采购的完全法治化,应成我国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当务之急。
网友互动 点击进入论坛讨论  欢迎网友提供热点话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往期话题
汇金增持 A股底在何处?
政府阳光采购怎成灰色交易?
官员调任该不该带走公车
楼市"冷九寒十" 开发商只剩裤衩?
黄金周切莫只算经济账
"占领华尔街"能否带来实质成果
A股之“惑”何解
楼市降价 十一能否成为风向标
说说我们的未来
俄政坛缘何能上演“梅普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