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乡村“蝶变”——且看今日西海固
2019-07-12 11:15:4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社银川7月12日电 题:乡村“蝶变”——且看今日西海固

  新华社记者陈晓虎、邹欣媛

  烂泥滩、旱天岭、臭水沟、苦井……这些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的村名,一听就让人联想到苦瘠。近年来,随着精准脱贫政策的推进,“苦甲天下”的西海固乡村,发生“蝶变”,产业旺、乡村美的景象,令人振奋。

  闽宁携手:告别“烂泥滩”

  “天晴扬灰,下雨烂泥。”这是宁夏西吉县烂泥滩村过去的真实写照。这个村是出名的脱贫“老大难”。2017年8月,记者曾来到该村采访,57岁的县人民银行驻村第一书记秦振邦才到任不久。

  记者记得当时在村部办公室张贴着宣传单:“两人一头牛温饱就不愁,一人一头牛生活就无忧,一人两头牛日子乐悠悠。”秦振邦说,这是他对村子产业发展的理想,但全村牛存栏只有80多头。

  为彻底改变烂泥滩村贫困落后面貌,西吉县政府决定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共建闽宁协作示范村。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了,扶贫车间开业了,光伏路灯也亮了,贫困学生得到资助……2018年初,经村民民主决议,烂泥滩村更名为具有纪念意义的“涵江村”。

  如今,全村牛饲养量达751头。“常驻户141户554人,户均5头牛、人均一头牛的目标已实现。”秦振邦笑着说,全村还养羊800多只,鸡存栏2万多只。

  在扶贫车间工作的村民李金花对记者说:“丈夫在外打工,3个孩子、两个老人、种地喂牛都离不开我。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家里事不耽误,一个月还能挣1700多元工资。”

  “去年12户常年外出打工的村民都返乡发展了。”村支书马维军说,目前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达8250元,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8.66%下降到2.54%。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干部要苦干,群众要肯干。我快60了,还得尽责干。”秦振邦说。

  引水入塬:绿染“旱天岭”

  “从60毫米到120毫米,全村的年平均降水量整整翻了一倍!”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村支书丁建华兴奋地指给记者看:旱岭深沟绿了,一大片枣树也长高了。

  过去的旱天岭“雨水总是绕着走”,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0多倍,人畜饮水靠窖水。

  生态移民工程是宁夏精准脱贫工作的一项主要措施。旱天岭村是“十一五”同心县内移民的最后一个村,由于近路、靠城,这里搬迁了来自多个乡镇的2800多人,脱贫压力大。

  随着移民村建成和扬黄工程辐射,2014年,黄河水沁入旱塬,干净安全的自来水进村入户,给贫困百姓带来希望。“牛都喝上了自来水!”旱天岭村村民马晓保说,有了水才敢多养牛,现在养了15头。

  有了“牛产业”,旱天岭脱贫有了后劲。短短5年,全村牛存栏量从6头增加到2600多头。随着精准脱贫和央企帮扶到村到户,老百姓养牛的积极性更高了。

  寸草不生的旱岭,如今满目绿色。十几年来,旱天岭约75%的土地陆续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种植文冠果等,全村经果林面积达到1万多亩。

  “有了树后,小气候在改变。”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驻村工作队队员闫军说,雨水多了,村庄美了,产业兴旺,老百姓才能富。

  退耕还林:变身“清水湾”

  彭堡镇臭水沟村,距离固原市原州城区20多公里,两山夹一沟,因常年流淌的盐碱水夹杂着一股臭水而得名。村民散居山坡,沟道为路,饮水困难,生活贫困。

  随着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臭水逐步被拦截引流。2006年,固原市水务局在臭水沟村山中监测出一股可饮用的山泉水,后设置为取水点,供老百姓使用。

  村子的真正改观,缘于2010年开始的生态移民。臭水沟成为移民迁出区域,“十二五”期间143户488人陆续搬迁,原臭水沟村与邻村合并更名为硝沟村。退耕还林还草持续推进,荒山秃岭披上绿装,贫困渐渐远离。

  今年55岁的脱贫户马正荣正忙着喂牛,他告诉记者:“扶贫政策好,养牛有补贴,还有政府贴息贷款,家里现在养了18头,全部圈养,干净卫生。”

  “硝沟村今年脱贫应该没啥问题。”彭堡镇党委书记马少龙说,如今,草畜产业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0%以上,从最开始的400多头牛发展到目前牛存栏1900多头。为了保障农户多种经营增收,部分农户还养羊、蛋鸡和蜜蜂。

  “现在,山变绿,水变清,硝沟已成历史。”站在空旷的山谷,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区分行驻村第一书记沙晓平说,他们正规划建一处水库,让山外的人也来看看这里有多美。

  硝沟村村支书张文君告诉记者,村民商议,准备向民政部门申请改村名为“清水湾村”。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成岚
乡村“蝶变”——且看今日西海固-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474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