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为世界谋大同——中国是怎样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
2019-08-13 07:31:40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为世界谋大同(新中国发展面对面⑨)

  ——中国是怎样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就满怀信心地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70年来,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外交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外交层次和领域逐渐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风云际会中彰显新的作为和担当。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而急剧的调整之中,传统强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和博弈更趋激烈,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近现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

  一 历经风雨的中国外交

  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就立即断绝了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来建交的照会,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半个月后的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在中南海勤政殿,向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递交国书。以同苏联建交为开端,新中国拉开了对外交往的大幕。

  新中国外交开拓性突破。新生人民政权诞生之初,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废除帝国主义与旧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我们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积极发展同他们的外交关系,先后与11个社会主义国家建交。随着我国外交局面逐步打开,一批亚洲民族主义国家向我们伸出友谊之手,成为与我们建交的国家。后来,由于中苏关系发生变化,我们更加注重发展同“两个中间地带”国家的外交关系,许多亚非拉和欧洲国家纷纷与我国建交。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同美国关系逐步破冰,与日本邦交正常化,外交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同时,针对美苏对峙的局面,我们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结成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到1979年年底,同我国建交的国家达120个,遍及世界五大洲。

  新时期外交全局性推进。顺应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潮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积极与主要大国改善和发展关系,正式与美国建交,与苏联关系正常化并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与欧洲关系快速发展;深化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推进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广泛共识。在这一时期,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博鳌亚洲论坛等,中国逐渐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方和建设者,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新时代外交历史性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历史规律、把握时代大势,围绕新时代外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正因为这一思想的“定海神针”作用,中国外交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稳步前行。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从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外交如鲲鹏展翅,在国际风云激荡中翱翔,尽显大国特色、大国风格、大国气度,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奏响中国最强音。

  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部世界文明史,就是在不断变化中向前推进的历史。过去百年间,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对峙、局部地区冲突、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等种种大事变,但终未从根本上改变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的格局。放眼当今世界,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力量对比日趋平衡,世界秩序重新洗牌、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正酝酿着一场革命性变革,深刻重塑着世界的面貌。

  世事纷繁多元应,纵横当有凌云笔。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对全球大势作出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权力消长催生大变局。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接近40%,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东升西降”的历史性变化。在这一大趋势下,新兴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分量越来越重,世界权力几百年来一直在西方几个大国之间轮流“倒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全球秩序调整推动大变局。现行国际秩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建立的,虽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公正的弊端,但对维护世界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有所下降,对全球秩序的掌控力不从心,现在的美国政府认为现行国际秩序让他们吃了“大亏”,企图推倒重来、另搞一套,不断“退群”“废约”,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秩序搅局者。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是坚定的国际秩序维护者,主张通过调整和改革,使现有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未来一个时期,“破”与“举”的角力将更趋激烈,给全球秩序的调整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大变局。近代以来,大国是世界历史舞台的主要力量,大国间的竞争和较量往往决定着世界格局和走向。比如,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海上霸主”、英国打败诸多强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晋升为头号世界强国,都重构了全球势力版图。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各主要力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竞争面有所上升,深刻影响国际格局发展演变。

  科技产业革命孕育大变局。世界历史多次证明,每次大的科技产业革命都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创新活跃期,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量子科技等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对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给国际格局重塑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世事纷繁,拎其扼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概貌如此。变局带来变数,变局也蕴藏着机会,这就是今天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坐标。

  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横跨欧亚大陆,飞抵亚平宁半岛、南下西西里、北上法兰西,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成功访问。六天五夜,三国五城,出席40多场双多边活动,话友谊、论责任、谈合作、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欧洲之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魅力和风采。

  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外交事业的分量和地位愈加重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穿云破雾、纵横寰宇,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各国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的美好未来。

  编织“伙伴网”: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从中美领导人多次会晤到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从亚信上海峰会到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开拓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形成了覆盖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朋友圈”。我们将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谱写“新篇章”: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当前,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持续不断,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机制受到冲击。中国将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维护联合国权威和作用,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等全球和区域多边平台的建设性作用,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唱响“合奏曲”: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打造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合作平台。6年来,“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愿景变为现实,推动了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已经成为一条造福共建国家的开放与繁荣之路。截至2019年4月30日,全球已有131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面向未来,我们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抓住关键性重大项目,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进一步走深走实、落地生根,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

  高举“发展旗”: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国是全球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程中实现了多个领域的早期收获,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与帮助,累计向近1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在增进近14亿中国人福祉的同时,也为全人类共同发展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彰显了中国负责任、讲道义、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共筑“大家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幸福家园,是中国为世界描绘的一个美好未来。虽然现在世界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有隔阂分歧,有提防猜忌,有摩擦争端,甚至还诉诸武力、兵戎相见,但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彼此相依、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四 中国会走“国强必霸”之路吗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国际上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歪曲和偏见。

  崇尚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基因。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的先人早就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比如,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不是火与剑,而是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了友好交往、文明传播的佳话。

  珍爱和平是近代以来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得到的宝贵启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我们既遭到过英法列强的欺辱,也受到过八国联军的蹂躏,还经受过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饱受了外国侵略带来的痛苦和摧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创伤和记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不愿意再看到战争,更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

  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不可否认,过去很多大国的崛起往往都伴随着对他国的侵略,这似乎是一条绕不开的“铁律”。但时代不同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谁再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

  200年前,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今天,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古国,正以和平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将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大同世界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新闻链接: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如何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

  锻造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如何推进的?

  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是怎样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老百姓日子怎样越过越红火?

  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何以文化自信?

  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国7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惊世界殊——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治不必同 期于利民——中国式民主为什么符合国情?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4112486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