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点赞“考古梦”里的文化热情
2020-08-07 09:30:39 来源: 科技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优异成绩选择了考古专业。一些网友表示惋惜,认为这个专业没有前途,钟同学却表示,她本人特别喜欢这个专业,以后还打算继续做考古研究。全国各地考古机构和考古人也纷纷出场“力挺”,为她送上祝福。读到这则新闻,笔者颇为感动。这个被网友戏称为“全国考古界宠起来的小女孩”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当下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对成功的定义已更加多元、人文情怀也更加深厚;把前途等同于“钱途”的观点正在失去市场。钟同学坚定的“考古梦”,让我们读到了一份强烈的文化热情。

  应该说,这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其生动表现。毋庸讳言,有一段时间,考大学仅仅被看作跳出“农门”的手段,选专业则被简单地等同于选“饭碗”,文史哲以及各类基础学科因被认为不容易就业而门可罗雀、无人问津,有一些考生出于今后的生计考虑忍痛放弃自己的冷门爱好,少年志向化为虚空。其实,读大学既是谋生之阶,更是成才之路。选择专业,除了为今后的物质生活找一份保障,更应为人生的心灵旅程寻一片港湾。这一切固然有赖于个人的思考和抉择,也受到社会发展状况和进程的很大制约。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认为,当经济进入成熟期,人们会认识到,“人类的幸福并不是只能在持续增长的经济中找到”。当前,我国已经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化在社会宏观发展以及个体生活中的分量都变得更重。文学艺术、考古文博等领域成了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今天,对于不少人来说,听讲座、逛书店、看展览、品艺术变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音乐厅、图书馆成了心心念念的打卡地。一股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和享受文化的热情,正在全社会兴起,并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特别是在免于物质匮乏的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即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等原因,各人生活水平有高低、家庭境况有差异,但从整体上看,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兴趣更强,也更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遵从内心的召唤,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据媒体报道,近年来考古学、古文字学等以往被视为冷门的学科,成为越来越多高分考生的首选;哲学、博物馆学等看似“高冷”的专业,就业状况也都不错。这充分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文化领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文化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日益明显。

  在钟同学的“考古梦”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文化的传承。钟同学自述,报考考古专业受到了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樊锦诗是我国著名考古专家,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大半生奉献给敦煌这座文化宝库,为之呕心沥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知道,文化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事业。只有一代代人薪火相传,文化才能永续发展并铸就一座座高峰。而一个时代偶像的变迁往往折射出价值观念的变化。樊锦诗等文化名家成为年轻一代追随和效仿的偶像,发挥着点燃理想的明灯作用,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梦”勃兴,而这恰是中国文化复兴最牢固也最可期待的基础。因此,在为钟同学的“考古梦”点赞和祝福的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文化和学术必将因钟同学这样的新鲜血液的自觉加入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迎来愈发灿烂的明天。(胡一峰)

【纠错】 责任编辑: 薛涛
加载更多
吉林珲春:边境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吉林珲春:边境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非遗入校园 假期亦快乐
非遗入校园 假期亦快乐
中国西北角:有个村子叫神座
中国西北角:有个村子叫神座
彗星与巨石阵
彗星与巨石阵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633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