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财经观察:非洲物产期待走进中国百姓家
2018-11-03 14:52:2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内罗毕11月3日电 财经观察:非洲物产期待走进中国百姓家

  新华社记者朱绍斌

  五彩缤纷的肯尼亚玫瑰、香味浓郁的埃塞俄比亚咖啡、鲜美爽口的纳米比亚牡蛎、用于制作高级巧克力的加纳可可豆、入口甘甜的南非红酒……这些非洲特色物产即将现身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非洲国家期待借进博会东风,让这些物产走进更多中国百姓家。

  在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咖啡可谓“国饮”。随着中国咖啡消费群体不断壮大,埃塞咖啡的生产和出口商也在计划借助进博会,向中国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咖啡产品及文化。

  阿尔福斯公司是埃塞咖啡行业领军企业,业务包括咖啡豆采购、加工和出口,目前主要出口市场是中东地区。不过公司市场营销经理约翰尼斯·阿迪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消费者近年来对埃塞咖啡的兴趣日渐浓厚,公司近期专门做了市场调研,计划拓展对华出口。

  阿迪说:“我们相信进博会将是一个绝好机会,可以让我们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并让我们的咖啡进入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

  在西南部非洲国家纳米比亚海港城市沃尔维斯湾的潟湖内,大量牡蛎养殖场的浮筒漂浮在海上,数百万只品质优良的牡蛎正在生长。

  牡蛎生产公司特特勒斯泰常务董事库斯·布劳说,公司牡蛎年产量约占纳米比亚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中国是其新鲜活牡蛎的主要出口市场。公司2015年开始向中国出口牡蛎,如今年出口量达到90万只,占纳米比亚对华出口总量的一半。

  “纳米比亚人口少,当地市场消费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开拓出口市场。这两年随着我们与中国企业的合作,纳米比亚牡蛎在中国的知名度也在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市场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会。”布劳说。

  西非国家加纳是仅次于科特迪瓦的全球第二大可可出口国,国内约有80万户农村家庭以可可种植为生,每年可可出口带来约20亿美元外汇收入,是加纳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然而,加纳落后的加工制造业导致其所产可可豆仅有20%在当地进行加工处理,大部分可可都以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形式出口到欧美市场,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低,可可价格也被国际市场主导。

  借助进博会,加纳在寻求扩大对华出口的同时,也有望迎来加强加工制造能力并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新机遇。

  加纳知名可可加工厂尼施的主要业务是可可半成品出口。工厂经理弗朗西斯·坎加说,来自中国的订单近年来不断增长,公司目前生产的可可饼块和可可粉总量的40%都出口到了中国。

  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尼施工厂一年多前启动了成品巧克力生产线。弗朗西斯说:“加纳可可本身就是扬名海外的‘金字招牌’,很多外国巧克力产品都会强调自己是‘100%加纳可可’。而我们本身就在原产地,用的是品质最优的可可豆,在巧克力制造上有着天然优势。”

  “我们期待通过进博会,让加纳可可及其衍生品更多进入中国市场,”加纳可可局首席执行官约瑟夫·艾多说,“中国有13亿人口,哪怕只能得到1%的市场份额,对加纳来说也是巨大的收益。”

  在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支持非洲国家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免除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参展费用。中方此举受到广大非洲国家欢迎,它们期待进博会成为促进中非经贸合作的新动力。(参与记者:王守宝、吴长伟、赵姝婷、石松、高原、王小鹏)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成岚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手工柿饼染金秋
手工柿饼染金秋
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小飞象章鱼现身海底
小飞象章鱼现身海底
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京落幕
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京落幕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51129985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