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8/ 06 21:11:28
来源:新华网

凌源花卉产业发展系列(二):从百合种球国产化到绽放美好生活

字体:

  凌源花卉产业发展之十二

单桂双的种花情怀

  1988年,凌源市乌兰白镇太平沟村的单桂双嫁到河东乡房申村。她发现,村里有好几十户人家在种花,日子过得像花一样美于是跟丈夫商量也要种花。

  当两人正苦于没有钱种花时,机遇来了,单桂双的一个亲戚要盖房子,没有钱但有种球,让单桂双找她的姐姐(姐姐在北京种花)把种球卖了。当时姐姐并不需要花球,但为了帮单桂双姐姐便找人把球种了。等到这一期花卖完后,单桂双挣了几千元,不但亲戚有了钱盖房,自己也有了钱种花

  从此,单桂双便爱上了这份美丽的事业。她把自己家的两栋蔬菜棚直接改成了花卉大棚,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可她却始终担心:现在凌源就唐菖蒲这么一个品种,一旦卖不动,咋办?

  单桂双开始留意和关注花的品种,1993年,在北京的花店里看到叫郁金香的花特别漂亮。但种子量很小,属于试种阶段。别人能试种她也能,于是她就把郁金香花球买来种上。看着花苗长大,她满心欢喜,一场意外却出现了。她出门在外,晚上忘记告诉人下棚帘子,结果第二天花全冻倒。幸亏姐姐及时指导,郁金香终于缓了过来。这批郁金香让她赚了几万块钱。有了她的试种,郁金香在凌源逐渐得到推广。

  单桂双说,新品种引进一定要经过试种,不然不知道它能不能种,种了能不能挣到钱。这些年,她始终在做着试种,经她之手,已推出“索棒”等新品四五个。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失败意味着赔钱,但每遇好花,还是进行试种,用她的话说,总得有人来做这件事

  单桂双现在已经是凌源的种花大户,有30个花棚,分布在凌源的3个乡镇街。

  近几年,单桂双发现,现在从事花卉种植或在花卉市场交易的,都是50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干,凌源的花卉产业面临着人才断档的危机。为此,说服自己的孩子回到家乡,一方面家里的这份美丽事业需要打理,另一方面她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花卉产业中能成就事业

  她说,今年的百合节,专家大伽云集,为凌源花卉把脉,凌源百合品牌发布,数字百合计划实施,让她对凌源的花卉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申钉钉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