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黄庭满 本期编辑:陈元
  近期媒体报道的系列公共建筑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线。15日,1994年建成的杭州钱江三桥引桥桥面塌落;14日,造价逾千万元,建成不到12年的当地标志性建筑武夷山公馆大桥坍塌,致1死22伤;11日,通车仅14年的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倒塌。还有更超出想象的“短命”事件:云南新平公路,建成第二天就坍塌……频频出现的短命路桥让人不禁发问,是我们没有能力建设质量有保障的工程,还是压根就没把质量和安全当回事。 …[详细]
      路桥工程为何这般脆弱和短命
  从开通半月故障不断的京沪铁路,到未完工就通车的青岛胶州湾大桥;从建成第二天就坍塌的云南新平公路,到开通不足10天就返工的南京南站,近一段时间,“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案例正接连不断在全国各地上演。集中出现的“赶工期”已经成为影响工程质量,乃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路基建设有一个沉降的过程,如果时间不够,容易导致沉降不够、路基不结实,所以赶时间对工程质量多少还是有一些影响。 …[详细]
  “桥塌塌”频发的现实令人痛心,又让人追问:为什么经过专业设计和严格施工的桥梁会如此弱不禁风?路桥建设背后藏着多少腐败?我们的路桥是否“提前”进入了风险期?利益丰厚时争相管理,事故一出则互相推诿;日常养护、监察过程中缺少科学规范和严格执行,明知存在隐患也带病运行,而不肯防微杜渐。如此管理方式和应急反应的惯性思维不改,不堪“超载”而必定要在某个节点上“偶然垮塌”的大桥,只怕还会此起彼伏。 …[详细]
      大桥说塌就塌,难避生命的追问
  翻检旧闻,近几年路桥垮塌事故几乎年年有,只是今年来得更猛烈了一些。是天灾,还是人祸?武夷山公馆大桥垮塌时,无风无雨,更谈不上恶劣天气,相关部门事后对大桥的质量问题避而不谈,只说超载。而媒体报道的一个细节是,大桥吊杆密封防腐工艺较差,投入使用十多年来从未进行过专业养护。面对公众的质疑,杭州市交通局也只开了一场五分钟的通气会。对公众安全的麻木已经导致了惨痛的教训,饶是如此,都没有唤醒他们的羞耻感和责任感。这怎能不让民众感到揪心?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建筑的质量也理应与之俱进,但如果没有道德和良心做基础,建筑工程越是高大宏伟,反而越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详细]
  质量低下的原因,已经在历次事故中被一一分析,几乎无人觉得陌生。比如赶工期,为了政绩、为了献礼,不尊重施工规律,领导一句话,大干快上,想什么时候完工就什么时候完工。比如工程层层转包,利润层层盘剥,腐败暗中滋生,食物链最下游只好偷工减料,而上游则听之任之。而诸如回迁安置房、廉租房等保障性工程,在一些人眼里就是“恩赐”,是不得已而为之,质量差一点似乎天经地义。   现在要问的是,原因都很清楚,为什么工程质量问题还是接二连三出现,为什么我们拥有先进的建筑和施工技艺,却没有一颗保证工程质量的心?可以说是监管失位,也可以说是问责不严。可是因为工程质量问题而落马的官员也不乏其人,为什么还是不能敲山震虎?我们必须更深一步地问一问,我们的建筑者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安全第一的职业操守,我们的社会血液中是不是已经失去了良知的成分,应该怎样把这些东西补回来。 …[详细]
      各地频频垮桥是重要警醒
  两条大桥出现垮塌,其原因有待相关方面的调查和取证,至于大桥是否存在建筑质量问题,以及其中是否隐藏着偷工减料和腐败现象,需要行政和司法机构的深究。路桥工程的脆弱和短命,不仅仅意味着公共财政的巨大损失和社会危险的存在,还警示着公共责任机制的漏洞。公馆大桥的垮塌和钱江三桥桥面塌落也许是偶然,但也可能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提示着桥梁等建筑危险期的“提前”到来。各地政府部门不但应该高度重视这一信号,对存在隐患的路桥进行监控和修缮,还应该按照责任制的原则追溯相关事故的责任人。否则,再多、再漂亮、再雄伟的建筑都是枉然。 …[详细]
   桥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有关专家认为,现在一些桥梁,由于设计标准比较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对桥梁的损害,病害累累,需引起高度重视。随着使用年限变长,威胁大桥安全的危险因素也逐渐增加,所以要给桥梁定期体检。 “给大桥‘体检’应该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制度。”孙利民建议,一方面,应该给大桥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大桥的建造时间、最大承重量,以及在使用中受到的意外伤害和维修情况;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年久失修的大桥进行安全“体检”,及早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加固和改造措施改善和提高旧桥的承载能力。 此外,有关部门应建立桥梁的质量追溯制度,在桥梁发生事故后要追究并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处罚力度;公安、养护部门应加强对车辆的控制,建立更加规范的养护制度,提高管理和养护水平。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七问钱江三桥塌桥 亲历讲述惊魂一刻
· 警惕“豆腐渣”工程里的公地悲剧
杭州通报钱江三桥塌桥事故 未回应质量质疑
网曝云南新平“史上最短命公路”问题追踪
话中音
  工程质量,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人心的信任指数,如果连这最基本的信任都不能保证,坍塌的不仅仅是那些水泥建筑。
——《长江日报》
  出故障的原因恐怕不仅是雷击,还有对安全和质量的重视不够;该拧紧的不仅是隔离护栏的螺栓,还有地方官为民服务的理念;该砸碎重铺的不仅是地砖,还有被扭曲的政绩观。
——《大公报》
  如果没有道德和良心做基础,建筑工程越是高大宏伟,反而越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齐鲁晚报》
  综观每一起“楼脆脆”、“桥塌塌”、“最短命公路”事件,其实都不乏追问和反思。但反思过后悲剧又会换个时间换个地点重演,这实在让人困惑不解。建筑安全大于天,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小视,一旦放松警惕,降低要求,不仅“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会沦为空话,而且问题工程、豆腐渣工程就会直接威胁和吞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当前,亟须启动严格的追责制度去规范那些失德的官员和建筑企业,同时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严把工程建设领域质量安全关,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网友互动 点击进入论坛讨论  欢迎网友提供热点话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往期话题
朱民上任,中国能期待点啥?
姚明退役,不说再见!
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选哪个?
二三线楼市限购,谁忐忑?
路桥短命,当严厉追责
“听证专业户”是怎样炼成的?
银行为何总不放过百姓的小钱?
“最美妈妈”因何让我们感动
默多克“窃听”了谁?
“达芬奇”还有多少密码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