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黄庭满 本期编辑:杨理光
  近日一则南京“天价路牌”的帖子引发网民关注。帖子称,为了以更好的城市形象迎接2014年青奥会,南京拟花上亿元更换3万余块新路名牌,平均一块路牌花费3000元。南京市城管局回应称,花1亿元换路牌系误读,不过相关负责人也承认,他们在试点前未能充分征求民意。类似“天价路牌”这样的原本应该和市民“商量着来”的事情,为什么被如此“轻率”地被决定了呢? …[详细]
      “误读”的症结在于“关门决策”、“闭门实施”
  “天价路牌”风波出现后,南京市城管局的反应还算迅速,对此作出了紧急说明。不过“误读”二字,仿佛委屈满腹而又无处诉衷肠。难道真的是公众理解上存在偏差,而又心底偏狭,处处与管理者为难?与其事后抱怨公众误读了自己,不如切实完善工作程序,提前读懂市民的心。要想不被误读,首先要懂得“读”是一种双向行为,而非“剃头挑子一头热”。作为公权部门,应该谦恭地运用好手中的权力,用心地读懂老百姓的呼声与渴求。如果总是希望别人主动来读懂自己,恐怕各种误读会不绝于耳。 …[详细]
  无论是免费房顶的改造,还是城市路牌的更换,都是民生工程,应该是好事。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人,应该在这些建设中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对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提出意见与建议,而这样的环节应该体现在动议与决策之前,以利于形成实施前千个声音、实施后一个声音的局面。毫无疑问,产生“误读”的症结在于“关门决策”、“闭门实施”。这表明,在资讯充分发达、市民参与政务事务途径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市民的权利意识不容忽视,这一权利需要的是制度与机制作为保障。面对市民的质疑,释疑的不能仅仅只是“误读”的内容本身,更在于政府及部门“开门搞建设”的勇气与魄力,善于和市民交流沟通,善于集聚民智民力。 …[详细]
      地方政府缘何频陷“花钱大手大脚”的指责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些地方为何屡屡陷入花钱大手大脚的“误读”?公众之所以对一些地方政府花钱形成习惯性质疑,除了某些客观原因之外,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呢?钱没少花,可谓原因之一。公众期待公共财政应投入到更薄弱、更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谓原因之二。一些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管理不尽严格,可谓原因之三。某些决策过程简单粗略,未及时公开信息、未充分听取民意,可谓原因之四。 …[详细]
  地方政府管理一座城市、一级行政区域,怎么花钱、花在哪儿、花多少,应该有一个周到的规划,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并且依法依规去做,不能以一种近乎“生米煮成熟饭”的方式去决策,迫使百姓接受一个结果,而应该尽可能地把工夫下在决策之前,该公开的信息要公开,该论证的问题要论证,该听取民意的要听取民意。事实上,政府部门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应主动做好决策之前的工作,而不是被误读之后一次次被动澄清、解释。 …[详细]
      公共事务决策要多听取民声 避免“事后说明”
  类似的“事后说明”在许多地方很常见。民众作为城市的主人和管理服务的对象,对政策制定应该享有重要的发言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部门往往不尊重甚至忽视、削弱这样的发言权。因为事前征求民意、听取民意不够,所以公众对一些城市管理决策不知情,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与支持。也因为事前被忽略的声音没有被及时“打捞”,被压制的意见表达不畅,一旦决策执行过程出现问题,公众的质疑与批评便喷涌而出。在此背景下的“事后说明”,往往难以弥补前期疏漏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事后说明”实际上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不够的后遗症。 …[详细]
  事实上,科学决策需要正确地把握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需要各种观点、意见充分的交流、碰撞和较长时间的磨合,让不同意见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反对意见,能够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公共事务决策要想少些“事后说明”,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决策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强化公众的利益表达、偏好表达,使公共决策真正成为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成为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这样,公众作为决策的参与者,不仅对决策过程了如指掌,而且还会一同承担决策面临的风险与责任。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南京“天价路牌”事件调查
· “天价路牌”晒出什么良心?
“天价路牌”为何能绕过民意
“天价路牌”是短视的决策
话中音
  ‘天价路牌’实是一大败笔,不但不能提升城市形象,反而降低了行政机构的公信力。
——《羊城晚报》·乔杉
  公众之所以‘误读’,很大程度上是有关部门信息公开得不够,接受监督不主动。
——《工人日报》·林琳
  不少职能部门在类似更换路牌这些‘小事’上,往往并没有和市民‘商量着来’的习惯。
——《西安晚报》·李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阵痛期”,同一个公共政策,领导、专家和民意有时会因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诉求出现分歧,这使得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更加复杂与棘手。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如何在众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形成公共政策,已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挑战。事实上,科学决策需要正确地把握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需要各种观点意见充分的交流、碰撞和较长时间的磨合。而现实中让不同意见的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反对意见在决策过程中被充分考虑恰恰是最缺乏的。因此,公共事务决策充分尊重和吸取各种意见尤其是公众意见,就显得愈发重要。
网友互动 点击进入论坛讨论  欢迎网友提供热点话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往期话题
“天价路牌”怎能绕过民意?
成品油为何降价慢吞吞
故宫的声誉该如何修复?
破格录取为何屡遭质疑?
18万亩闲置土地何时“长”出房子
枪声惊醒欧洲 极右势力会否卷土重来
透视味千"骨汤门":洋品牌还能信吗
“水浒反腐”,靠不靠谱?
钱塘江大桥让谁汗颜?
朱民上任,中国能期待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