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强毅力行,先贤张謇践行“实业救国”
2018-11-21 11:10:4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电(记者朱旭东)张謇是我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近现代的一位卓越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一生创办50多家企业、40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以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并举,实施实业振兴、实业报国,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张謇,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4岁起读私塾,15岁始参加科举考试。16岁应院试,被取中第26名,获得了秀才称号。1885年,张謇应顺天(今北京)乡试,中第二名举人。1888年至1893年,张謇先后主持江苏赣榆选青书院、太仓娄江书院、崇明瀛州书院。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慈禧太后却挪用海军军费大修颐和园,筹办万寿庆典,清政府也因此特开“恩科会试”。张謇北上应试,高中状元,在翰林院任修撰。

  正当张謇蟾宫折桂之际,前线传来北洋水师迭遭败绩的噩耗。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张謇在日记中沉痛写到:这个条约几乎耗尽了国家的脂膏精血,中国的损失,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甲午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一大标志,对张謇而言,也是他人生道路改弦易辙,投身“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一大转折。张謇决心放弃仕途,兴办实业,发展教育。他在日记中写到: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通过研究光绪、宣统两朝各年海关贸易册,张謇发现中国输入的最大宗商品是棉纺织品和钢铁。他意识到,中国必须先行“推广棉地、纺织厂”及开采铁矿、建造制铁厂,发展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

  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委任张謇总理南通上海一带商务,授意他创办纱厂。张謇奔走于南通上海之间,到处筹措资金,困顿时连往返车费也囊中羞涩。

  1899年,一座拥有20400枚纱锭的近代化纱厂在南通唐家闸建成。张謇根据《周易·系辞》所载“天地之大德曰生”,给纱厂取名“大生”。“大生”二字,寄托了张謇的理想——天地间最大的政治是国计民生。

  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后,他又先后创设一系列实业、文化、教育事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以大生纱厂为核心,还创办了油厂、面粉公司、肥皂厂、纸厂、电话公司等20多家企业,形成一个轻重工业并举,工农业兼顾,功能互补的地方工业体系,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企业集团。

  1912年,张謇接受孙中山的任命,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兼江苏两淮盐政总理。1913年加入熊希龄“第一流人才内阁”,任农商部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他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辞掉所有任职,回到南通故里,继续从事实业、教育、文化事业。他创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培训纺织技术人才;筹办棉业试验场,推广棉花良种,发展民族棉纺织工业。

  张謇去世时,给南通留下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400多万两白银的民族资本集团;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南通也因此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小县城,变成了令世人瞩目的近代化新兴城市。

  张謇的名字是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1956年2月,毛泽东在接见黄炎培时说,提起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这是对张謇所作贡献的最好评价。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强毅力行,先贤张謇践行“实业救国”-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374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