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鲜血染红了未完成的稿件​!”抗美援朝战场上,7位新华人为国捐躯
2020-10-23 14:59:1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70年前,朝鲜战争爆发,在这场二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中,新华社作为唯一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建立分支机构的国内新闻单位,共派出了100多位记者、编辑及工作人员赴朝

  耳边是隆隆的炮声,头顶是美军侦察机,手中的笔仍在纸上沙沙作响。通过设在“水帘洞”里的前线编辑部,新华社发出大量的消息、通讯和述评,国内民众得以了解战争形势,国际社会得以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志愿军战歌歌词是他们“发现”的;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儿女”是他们“发掘”的;有记者甚至还临危指挥了战斗……

  他们记录报道那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有的入朝24小时就牺牲了,有的在停战协议刚签署后不久倒下了。7位新华社新闻工作者永远留在异国的土地上

  70年弹指一挥间,追思从未远去,让我们走近朝鲜战场上这群塑造“最可爱的人”的新闻工作者,走近这支以笔为枪保家卫国的“笔墨劲旅”

首发:10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张博令

在90岁老人朱承修的回忆中,1951年8月,刚刚进入朝鲜战场的经历刻骨铭心。

“8月24日晚上8时,我们乘坐东北军区派来的全新苏联嘎斯卡车,由一个班的警卫战士护送开往朝鲜。”之前,作为总社从华东总分社抽调志愿军总分社的4名工作人员之一,朱承修一行十几人先行抵达安东。

“由于没有制空权,我们都是晚上赶路,白天找地方休息。公路上每隔一段就布置有哨兵,监听有无飞机声音,如有情况,立即鸣枪报警。由于枪声频繁,走不多远就要停车防空。”就在进入朝鲜的第二天夜晚,悲痛的一幕发生了。

“当时我们汽车正开着大灯猛驶,又一次响起防空枪。司机马上熄灯,就在车子继续向前滑行的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被抛了起来,腾云驾雾似的翻了出去。我立即意识到:翻车了!接着人被摔进一个积水的浅坑里。胸部和手上压着行李和器材箱。等我拼命爬起来时,就听见有人大喊‘救人’。”那是8月25日晚上9点半左右,朱承修记得很清楚。

借助手电筒的灯光,大家看到乘坐的卡车侧翻着,车帮下有两个人,背着身体,头部被死死地压住。“摔倒的人一拥而上,想把车翻过去,大家叫着号子,一次次努力,但车子纹丝不动。”朱承修说,两位同志就这样牺牲了。

由于天色太黑看不清,等站队点名时大家才知道,被压的是记者郭普民和一名警卫战士,另外还有两名警卫战士受了重伤。两位烈士被迅速掩埋在离公路不远的山坡上,两块木板就是他们的墓碑。直到朝鲜停战后,总分社才把两位烈士的遗骸迁至桧仓,安葬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新华社记者郭普民,1951年8月在朝鲜牺牲。

翻车时,不少人受了伤,朱承修的两手也肿得厉害。于是大家在附近的老乡家里住下,直到9月15日,东北军区和志愿军总部才派车来接大家去桧仓。

“同志们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光明的路……”

这天是中秋节,车子一路向南。记者丁德润和高健飞领头唱起《光明赞》。朱承修写道:“当车行一个多小时,经过我们翻车的地方时,月光下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路边那两座坟墓。车里一片沉寂,大家默默脱帽悼念。”

抵达桧仓几天后,高健飞被调去开城。9月24日晚,他乘坐的美国小吉普在接近开城时遭遇空袭,疾驶的车子掉进了一条反坦克沟,高健飞被甩出车外牺牲了,那天是他们入朝整一个月的日子。

新华社记者高健飞,1951年9月在采访途中牺牲。

“这么短的时间就有两名同志牺牲,这让我们大家非常痛惜。”朱承修曾感叹,“高健飞毕业于燕京大学,从北京相识一路同行到前线,他的勤奋刻苦和机敏干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停战后,由普金主持,高健飞的遗骸由开城迁至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

2011年,新华社建社80周年,曾在志愿军总分社工作过的记者李健华捐献了一个笔记本,它的主人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年仅24岁的新华社记者高健飞。李健华当时回忆,当年高健飞十分珍惜这个笔记本,本芯用完了,舍不得扔掉,将本皮拆下来,把裁剪好的薄纸加进去继续使用。

新华社朝鲜前线二十八日电德山里是朝鲜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它受到美国侵略者的蹂躏和凌辱,但是,它没有低头,它更加勇敢地站立起来,倔强地和美国侵略者斗争。

当美国飞机侵入开城中立区第二次轰炸南日将军住所的消息传到村中后,十七岁的高中生、少年团员闵致英暂时丢下了他想做一个文学家的理想,第四次写下了要求参加人民军的决心书。

……

今天,在新华社社史馆里,大家仍能从那本字迹娟秀的笔记本中看到高健飞采写通讯《倔强的朝鲜人民》一稿中的重要素材。

高健飞烈士遗物。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小草摄

1952年8月10日,新华社播发了新华社记者刘鸣采写的通讯《火线一夜话祖国》。其实,这篇通讯发出前8天,刘鸣已经在一次敌机轰炸中壮烈牺牲了。

“1952年8月2日上午,新华社记者刘鸣正在位于坑道式防空洞内,我志愿军西线某师前线指挥所值班室伏案写稿,一架敌机飞过该地上空,投下6枚炸弹,其中一枚炸弹在洞顶爆炸,防空洞顿时垮塌,刘鸣在爆炸中牺牲,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衣衫,染红了身边未完成的稿件。”

朱承修在《抗美援朝岁月追忆》一文中,记录了刘鸣牺牲的全过程。直到8月7日,新华社才以朝鲜前线电头陆续播出了记者刘鸣之前采写的《美军第四十五师的命运》《火线一夜话祖国》。

新华社记者刘鸣采写的通讯《火线一夜话祖国》。

“他的绝笔,牺牲时正在修改的稿件,未能从掩蔽部的废墟中抢救出来,和他一起留在了老秃山前线。播出的这两篇稿件,是他对新华社最后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刘鸣,1952年8月写稿时遇敌机空袭牺牲。

1953年8月4日上午,新华社记者周斯杰随联合观察小组去东海岸江亭村军事分界线与对方组员会晤,途中我方一辆卡车触地雷被炸毁挡在路上,导致后面朝中组员乘坐的车辆无法按时赶到会晤地点,于是有几个人乘坐前面带路的一辆吉普车先行前往,周斯杰本来不在那辆吉普车上,但他为了尽快前去采访和了解情况,在车子开动的时刻跃身跳了上去,车子开出百米左右触雷爆炸。

新华社记者周斯杰,1953年8月在采访途中牺牲。

抗美援朝战争中,新华社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烈士有郭普民、高健飞、刘鸣、周斯杰、樊勋龙、马自亮、丁明。

相关链接:

抗美援朝战场上,新华社传奇“武记者”临危指挥歼敌

激昂铿锵的志愿军战歌,原来是新华社电文“催生”的!

几代人读过的那些课文,由新华社记者在朝鲜战场写就

70年前,在敌机轰炸中发稿的新华社编辑部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赵文涵
“鲜血染红了未完成的稿件​!”抗美援朝战场上,7位新华人为国捐躯-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648271